急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用藥治療方法不同,氣管炎能治好嗎?

急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用藥治療方法不同,氣管炎能治好嗎?

慢性支氣管炎?

我們經常所說的支氣管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病呢?它的殺傷力又有多大呢?對我們的人生幸福又會有怎麼樣的影響呢?那麼,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吧。

急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用藥治療方法不同,氣管炎能治好嗎?

撥開雲霧

支氣管炎,是指支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細菌和病毒的反覆感染,從而形成了支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

而支氣管炎又分為急性支氣管炎和慢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用藥治療方法不同,氣管炎能治好嗎?

進一步瞭解

患上急性支氣管炎者,發病初期常常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患者通常伴隨著流清涕、鼻塞、哽咽和聲音嘶啞等臨床現象。

急性支氣管炎有一特殊明顯的特徵就是咳嗽明顯,患者的咳嗽可陣發性,尤其是早上起床或者晚上睡覺是頻發。咳嗽伴隨著噁心、嘔吐的感覺。

另外,急性支氣管炎具有自限性,一般4~5天可以消退,但咳嗽可以會延長至數週。而慢性支氣管炎的定義則為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各種原因後,患者每年慢性咳痰、咳嗽三個月以上,並且連續二年。但並不一定伴有持續存在的氣流受限。

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

【咳嗽】長期,逐漸加重並且反反覆覆的咳嗽為慢性支氣管炎的一大特徵症狀。一般發生在冬春季,嚴重者可能四季都咳嗽。

【氣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氣管內伴有明顯的氣喘聲,所以出醫院檢查一般醫生都會用聽診器來觀察。寒冷季節或者氣溫驟變是慢性支氣管炎容易發生的一大因素,而且很容易發生反覆的呼吸道感染。

【流清涕、鼻塞】患上支氣管炎的人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有咳嗽,流鼻涕。鼻塞,氣喘等不良現象,嚴重影響我們的正常日常生活,干擾我們的作息。

大家都知道急性支氣管炎這種疾病對患者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這種疾病一般發病比較突然,因此讓很多患者都措手不及,那麼,急性支氣管炎患者該怎樣正確用藥呢?下面我們就來和濟南哮喘病醫院科普醫生看看吧!

1、有痰祛痰,無痰止咳

除了使用抗生素對因治療外,還要根據咳嗽、咳痰、氣喘等症狀,採用相應的止咳、祛痰和平喘的藥物對症治療。使用止咳化痰藥物的原則是:“有痰祛痰,無痰止咳。”就是說,在痰多的情況下必須先用祛痰藥,不能用強烈的鎮咳藥,否則不利於痰液的排出。鎮咳藥只能在無痰的情況下使用。常用的祛痰藥如必嗽平、沐舒坦、富露施、複方甘草合劑、鮮竹瀝等,鎮咳藥有可待因片、聯邦止咳露等。有氣喘的病人可加用平喘的藥物,如氨茶鹼、博利康尼等。

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急性支氣管炎的病人還可以加用霧化吸入輔助治療。霧化治療的優點是可以將抗炎、祛痰的藥物,通過氣霧微粒直接吸入呼吸道,更好地發揮消炎、止咳、化痰和平喘作用,霧化治療只作用於局部,全身吸收較小,可以減少全身的副作用。

3、足量、科學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時應注意有效的劑量和足夠的療程,不能隨意吃隨意停。同一種抗生素至少要使用72 小時以上才能判斷療效,換藥不要太頻繁。根據症狀,一般輕症的只需一種口服抗菌藥,重症的有時需要選擇靜脈滴注一種或兩種抗菌素。兒童使用抗生素時,要特別注意安全性,避免使用有耳毒性或腎毒性的藥物。使用大環內酯類時應做肝功能監測。喹諾酮類會影響骨軟骨的發育,不適合於兒童使用。長期使用抗生素要防止菌群失調,同一種抗生素使用時間儘可能控制在7 天以內。可以同時給予一種益生素,如整腸生、培菲康等,以扶持人體內正常的菌群。

以上這些就是專家給急性支氣管炎患者在用藥方面提出的一些建議,這些藥物對於治療支氣管炎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患者在服用前還是要先諮詢醫生,正確用藥,只有這樣才能對治療起到更好的作用。

任何疾病的患者最關心的就是有什麼藥物可以治療這個疾病,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當然也不例外了。只有知道治療這個疾病的藥物後服用,這樣才有恢復健康的可能性。那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藥物又有哪些呢?今天濟南哮喘病醫院科普醫生為大家做詳細講述。慢性支起管炎也得分階段:

1、急性發作期的治療其原則是控制感染,祛痰平喘為主。

(1)抗感染藥物

根據痰細菌培養對抗生素敏感試驗的結果進行抗感染藥物的選擇,對未能確定病原菌者可採取經驗治療。較輕的患者口服或肌注即可。可選用青黴素G 80萬U肌注,2~3次/d;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複方磺胺甲噁唑),每次2片,2次/d;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頭孢氨苄2~4g/d,分3~4次口服;頭孢拉定1~2g/d,分4次口服;或環丙沙星0.25 g,3次/d;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0.2g,2次/d口服。嚴重者應採用靜脈途徑給藥,可選用青黴素G 400萬~600萬U/d,氨苄西林6~8g/d,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0.4g/d,頭孢拉定、頭孢唑林4g/d或頭孢呋辛2.25g/d,稀釋後分次靜脈滴注。抗感染藥物的療程視病情輕重而定,一般1~2周。

(2)支氣管擴張藥

常用者有抗膽鹼能藥物,如異丙託溴銨(溴化異丙託品),每次40~80μg;β受體激動藥,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或特布他林(terbutaline),每次100~200μg,通過定量吸入器(MDI),3~4次/d吸入;或以特布他林每次2.5mg,或丙卡特羅每次25μg,2次/d口服;茶鹼類藥物,如氨茶鹼,每次0.1g,3次/d口服,或茶鹼控釋片葆樂輝(protheo),每次400mg,1次/d口服,或茶鹼緩釋片舒弗美,每次0.1g,2次/d口服。

(3)祛痰劑

常用者有氨溴索(鹽酸溴環己胺醇),30mg,3次/d,羧甲司坦(羧甲基半胱氨酸),500mg,3次/d,溴己新l6mg,3次/d口服。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用生理鹽水或2%碳酸氫鈉或N-乙酰半胱氨酸經霧化器霧化吸入。以溼化氣道有利排痰。

2、緩解期的治療其原則是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和預防復發為主。

可採用氣管炎菌苗,每週皮下注射1次,劑量自0.1 ml開始,每次遞增0.1~0.2ml,直至0.5~1.0ml為維持量。一般在發作季節前開始注射,如有效應堅持使用1~2年。卡介苗多糖核酸,隔日肌注1次,每次1ml(含0.5mg),注射18次為1療程,可連用3個療程,可減少感冒及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亦可肌注人血丙種球蛋白,每次5ml,每2~4週一次,於發病季節前用藥。

急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用藥治療方法不同,氣管炎能治好嗎?

除了藥物還要合理飲食

營養原則:

01、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蛋白質的質和量對防治慢性支氣管炎的作用很大。黃豆及其製品有人體所需要的優質蛋白,可補充慢性支氣管炎給人體組織蛋白造成的損耗。另外,因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反覆發作,蛋白質丟失較多,飲食中應供給充足的蛋白質食物,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和改善過敏狀態。每日需供給蛋白質70克~100克為宜,其中優質蛋白質不少於1/3。

02、多吃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豐富的食品

因維生素a對維持呼吸道上皮組織的正常功能、減輕咳嗽症狀有一定的作用,應選用富含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豐富的食物,如蛋黃、動物肝腎、及綠色蔬菜、胡蘿蔔、西紅柿等。維生素c可保護支氣管上皮細胞及減少毛細血管通透性,參與抗體形成,促進炎症好轉,所以應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其次,補充的維生素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人體的抗體形成和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減輕呼吸道感染症狀,因此應補充足夠維生素a和維生素c。

03、多飲水

大量飲水,有利於痰液稀釋,保持呼吸道通暢。每天飲水量不低於2000ml。

04、適量限奶類製品

因奶製品易使痰液變稠,使感染加重,應避免食用。但因奶製品是鈣的主要來源,在不食用奶製品時,應注意每天補充優質鈣。

05、宜輔以食療

慢性支氣管病人平時在家可自制一些藥膳食用,藥膳驗方以化痰、平喘、止咳、降氣食物為宜如豆腐蘿蔔湯、杏仁粥、白果粥、百合蜂蜜飲。

急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用藥治療方法不同,氣管炎能治好嗎?

適宜食物一主食及豆類的選擇

米、麥、豆、薯類,隨意選用。其中薏苡仁、赤小豆、白扁豆健脾化溼,脾虛痰多者,尤宜食用。腎虛者則取黑豆、小米、小麥為佳。民間用豆腐與紅糖同燉服,治慢性咳嗽有效。

適宜食物一肉蛋奶的選擇

瘦豬肉、牛肉蛋白質豐富,可選用以補中益氣,強壯身體。鯉魚健脾利溼效佳,痰溼重者宜常煮湯食用。魚肚、鮑魚、海參補腎益精,咳嗽日久,年老體弱者可用之。

聲明:濟南哮喘病醫院科普中心提醒大家,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健康科普信息,嚴禁用於商業用途,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能作為實際臨床指導治療或指導用藥的依據,如果有相關疾病請積極就醫,明確診斷病情後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化科學化的治療。部分健康科普信息來源於醫療平臺或專業論文,如果造成侵權請作者及時聯繫刪除!

如果對您有用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後獲取更多有用信息,您也可以留言評論分享您的經驗,如果有疑問歡迎私信留言交流疾病相關知識!

急性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用藥治療方法不同,氣管炎能治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