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心病,這麼冷真的是“倒春寒”嗎?

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 有網友說感覺今年比往年冷的早且更冷,這是咋回事呢 ?有氣候專家解釋,2018年的冬天將比往年更早,並且持續到2025年,氣溫逐年變冷,2025年最冷!

農民的心病,這麼冷真的是“倒春寒”嗎?

預估2018年是冷冬有兩方面的原因

1 超級災難鍊形成

因為今年全球檯風、地震、颶風和海嘯不斷,特別多的自然災害發生。這些自然災害形成的超級危險鏈將把深海的冷水轉向大海,導致全球氣溫下降。再加上強震對地震邊緣的影響,都導致2018年會有個寒冷的冬季

2月球磁微角度太大

根據經驗,月球磁微角度數據越大,全球溫度越低。

那麼倒春寒會發生嗎?

農民的心病,這麼冷真的是“倒春寒”嗎?

種地的農民都很在意“倒春寒”,因為“倒春寒”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很大,直接關係到農民的收成問題。一般情況下,“倒春寒”主要發生在每年陽曆3月~4月,雖說這個時間段天氣已經回暖了,但仍有可能出現寒潮天氣。很多人都關心,2019年會不會發生倒春寒,其實現在誰也說不準。但筆者覺得2019年發生倒春寒的可能性不大,根據氣象專家預測,今冬厄爾尼諾會形成,而且極有可能會在明年2月~4月持續。所以說未來氣候會偏暖,出現倒春寒的幾率比較小。

過年期間到底是冷還是暖呢?

農民的心病,這麼冷真的是“倒春寒”嗎?

今年春節放假時間段是2月4日~2月10日,農村有句俗語講到“春打六九頭”,而2月4日正好是“五九”的最後一天,2月5日~2月10日正好是“六九”,農村俗語講到“五九、六九河邊看柳”,所以說,即便是這個時間段天寒,但也會出現偏暖柳樹發芽的現象。

當然了,還有一句俗語是這麼說的“冬至在中,天寒也無霜”,今年冬至正好是冬月十六,所以說過年這段時間不會很冷,再加上“厄爾尼諾”現象,氣溫會明顯偏暖,所以過年期間還算暖和。

所以,農民也就不要過分擔心了,農作物只要適度的做一些防護措施,是不會影響收成的。關於這個冬天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