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隊越看越像老廣東 亞洲盃紅旋風讓人追憶小快靈和古廣明

雖然在第89分鐘之時被絕殺,但首次在亞洲盃比賽之中亮相的越南隊堪稱是雖敗猶榮。特別是,眼前的這支越南隊讓一些看球多年的老球迷有穿越之感:在35年前的亞洲盃上,由眾多廣東球員組成,推崇小快靈風格的中國隊正是以令人耳目一新的球風異軍突起,打進亞洲盃決賽,最終斬獲亞洲盃亞軍。當時,中國隊身高普遍不算高,隊中最高的隊員是後衛線上身高1米83的賈秀全和池明華,前鋒線的中鋒楊朝暉身高1米80.當時的中國隊也是一襲紅色戰袍。在本屆亞洲盃上身穿一身紅色球衣亮相的越南隊,無論是著裝、還是腳下的內容,都能讓人想起老球迷記憶深處的那支中國隊。眼前的越南隊,竟然有些像當年那支1984年中國隊的影子……

中國隊的隊員在拿球、帶球、傳球時有些特別的形態,和日韓球員有細微的差別,和西亞球員比較起來更是差別明顯。然而,中國足球技術最精湛的那一代人,以1984年亞洲盃亞軍的那一代國腳為代表的那一代人,眼前的這支越南隊球員的技術動作和他們非常相像,難以區分……

在30多年前,中國國家隊基本上是由技術嫻熟,意識突出,速度奇快的廣東隊球員輔之以同樣注重小快靈風格的老北京隊球員組成中前場的,而後衛線的球員,則以大連籍球員為主。說眼前的這支越南隊像1984年左右的中國隊還不夠精確,更準確的說法,眼前的這支越南隊,像極了30多年前真正的廣東隊。其右邊鋒的突破速度及技術,讓人很容易的想起了古廣明。

30多年的時間,曾經又好看精妙,又極具實戰效果的廣東足球、小快靈風格為何在中國足球這失傳了,中間有很多原因。比較形象的說法,這就好比是有些人練書法。30多年前,中國足球的章法不敢說是名家,但基本功紮實,字體工整。功夫火候到了七八成。這樣的字,即便不是名家,但已經很好看了。而之後中國足球的瞎折騰,把這套看家的章法都給丟了,今天練一撇,明天練一捺……練了半天,還是七扭八歪,不成樣!愣是從門裡練到了門外……

看到越南隊的比賽,突然特別懷念起30多年前的廣東隊、中國隊。這樣的足球,原本就在我們腳下,我們自己把它給扔了!

難忘的小快靈,難忘的古廣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