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需要引進人才,我們應該把黃種人的這種自卑感放一邊

我永遠相信一個道理,越是自信的民族,越是能海納百川!

每次看到那麼多人反對中國足球歸化球員,我都感到非常的痛心,中國足球的崛起可能又要往後推很多年。

這不是對自己民族球員沒有信心,而是因為足球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產物,如果不能用市場化的手段去解決問題,必然會遭到違反市場的反噬,好比你要搞高科技,但又堅持不使用國外的高科技技術和人才,想一想就知道其中的關鍵。

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在扯淡,還有很多人會覺得我在偷換概念,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足球也是一樣,我們需要尊重市場規律,利用市場的力量,推動足球在中國發揚光大。

中國足球需要引進人才,我們應該把黃種人的這種自卑感放一邊

還記得廣州恆大拿到亞冠的那一刻嗎?擁有外援的廣州恆大,取得亞洲巔峰的成績,我們難道不會為他們驕傲嗎?看到那麼多的中國球員,站在了亞洲足球俱樂部的最高峰,難道你不會為中國有這樣一支球隊而感到欣喜?

你可能會說,那個是俱樂部,別人也用了外援,所以我們不計較廣州恆大是不是靠外援獲得成功,好吧,那我就說中國國家隊。

中國國家隊要想實力提升,需要依靠什麼?

我想很多人都會說,需要好的教練,還需要有好的球員。

那好的教練肯定沒有問題,但好的球員上哪裡找?

這個時候你肯定會說,需要靠青訓,通過青訓來培養出好的足球苗子。

那什麼樣的理由,可以讓大量的年輕人投入到青訓?

你又可能會說,需要錢,建足夠多的免費足球場,讓更多年輕人來踢足球。

中國足球需要引進人才,我們應該把黃種人的這種自卑感放一邊

如果大量的足球場建好了,你能用什麼辦法,保證有很多人來踢球?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中國的足球場數量,遠超世界盃32強的很多國家,而且基本每個學校都有足球場,比什麼英國、德國之類的多得多,可為什麼就沒有培養出像他們那樣多的球星呢?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缺乏足球的土壤,中國的父母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去踢球,學校不願意小朋友在球場上奔跑,中國的足球市場得不到足夠的尊重。

關於中國足球的冷嘲熱諷,網上隨便搜搜都是一大堆,殊不知這些冷嘲熱諷,會嚴重的打壓中國的足球環境,當然,這不能怪我們球迷,而應該怪中國足球的成績一直爛的沒話講。

中國足球需要引進人才,我們應該把黃種人的這種自卑感放一邊

學校和父母為什麼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和學生去踢球,原因就是足球沒有前途,它在中國父母眼裡,在中國教育面前,就不是一個正當職業,所以學習好的學生,都不得不放棄足球,因為那是不務正業。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原因只有一個,中國足球一直沒有得到大家的尊重,而中國足球沒有得到大家尊重的首要原因,就是中國足球一直低迷的成績。

可以想一想2002年世界盃,我們學校放假看球的時刻,各個單位也為看球賽而放假,如果中國足球經常能進入世界盃,是不是就不會產生那麼多的諷刺段子,我們的父母和學校也不會嚴重禁止不務正業的學生踢足球。

中國足球需要引進人才,我們應該把黃種人的這種自卑感放一邊

所以中國足球的當務之急,就是想辦法提高成績,讓我們成為世界盃的常客,歸化幾個外援又如何,只要讓中國足球的氛圍起來,讓足球市場更蓬勃,那個時候,難道我們還害怕沒有足夠多的青訓後備力量嗎?只要讓中國球員能夠多和國際一流高手比賽較量,你還怕他們能力無法提高嗎?

想一想近幾年中國足球成績的有所提高,再想一想我們對裡皮的信任,完全就是因為中國球員站在過亞冠最高峰,所以中國球員自信了,自信了成績就能提高,這是裡皮說的。

別小看我們球員跟著外援經常打敗韓國俱樂部這件事,這其實就是促成我們面對韓國球員自信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也就沒有十強賽擊敗韓國的精彩!

最後我想說,要想讓中國早一天在足球上成功,就必須加快歸化外籍球員的步伐,讓中國國家隊優先提高成績,然後再帶動整個中國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