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日本在亚洲东北部,早于其他亚洲国家迎接日出,故有“日出之国之称,日本国名应亦由此而来。日本国土面积377800平方公里,约为我国面积的1126。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大岛及约4000小岛(当然不包括钓鱼岛及附近小岛)组成。人口1.28亿,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国家之一。除少数阿伊努人外,几乎皆为大和族人,信神道教与佛教,操日本语。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唯其文字则完全源于我国汉字,为适应其发音计,又取我国汉字偏旁之形,制成50“假名”与汉字混用。其语法为一种谓语居末位的黏着语”形式,如“我读书”为“我书读”、“我写字”则为“我字写之类。以前日本之老人书写时,尚有以所夹杂之汉字多为荣之事,今之青年恐已少有此意识。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不过,在日本仍是满眼汉字,尽管读音大多不同,但字意却多一致。是故华人之在日本,尚有此便。中华文化以汉字为载体,亦是日本文化之源,日本人实在是不应该忘记的。日本多山。其实除珊瑚礁外,岛屿多为地壳运动隆起形成,突出海面必定为山。日本之山地占其全国面积的80%,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富士山,海拔3775米,为全国第一高峰,亦是日本的象征。日本多火山与地震,故亦有“火山之国”之称。火山、地震自是不好,但这种地质条件亦使日本多温泉,则于发展观光业甚佳。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日本平原不多,可耕之地缺少,故于农耕时代,日本人民之生存亦甚艰难。当然,明治维新之后,他们亦以此为由,说与民众,引领觊觎他国领土之心,便是强盜逻辑了。日本国民之由来,我国传说是秦时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东渡,在彼处繁衍而来;亦有人种学家考证谓是我国南方如云南等地之民北上、东渡而来。但多缺少确实之证据。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日本国内之史学界亦不认同此说。他们认为大和民族世居该地,上古时代以渔猎为生。约在公元3、4世纪建“大和国”。公元7世纪出现中央集权的国家。12世纪起军人当政,进入幕府时代,凡700年。由于掌握军权的将军当政,并代代相传,武士有着崇高的地位,故形成了日本人的尚武精神。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岛国日本与我国隔海相望,其民风尚武,又善行舟,故自元明以来我国沿海倭寇为患,实多为日本之浪人所为。19世纪中期,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清国的大门。美国的炮舰同样也敲开了日本国的大门。西风吹醒了沉睡的日本,几经挣扎最后一个德川将军还政于天皇,延续了7个世纪之久的幕府制度寿终正寝。面对贫弱的国家,1868年明治天皇决心全面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日本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无一不仿效欧美各国,“脱亚入欧”便是他们行动的纲领,他们要把自己变成“在亚洲的欧洲人”。许多政要的胡须都模仿着德国威廉大帝的式样,即我国民众称之为“仁丹胡子”的那种两侧尾部上翘的胡须。由于日本国上下多信神道教,视天皇为神,又没有皇太后垂帘听政。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故天皇力主的维新推进顺利,日本迅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日本明治维新后,立即向外扩张。1875年、距明治维新开始仅7年便将我国的属国琉球王国纳人版图,随即觊觎朝鲜,并意在我国东北。随之发动甲午之战,战胜清国,获得大量战争赔款并强占了台湾。从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大炽,对我国逐步入侵,给我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其后,为抑制帝俄势力南下,又发动日俄战争,日本战胜,更是大长了霸气。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时,他们称为“日清战争”,在国际宣传上他们甚至称中国已亡于满清,他们是要帮助中国人“反清”。但辛亥革命后,满清政权已经不复存在,他们仍是接连挑起“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在占领东北后并将清废帝溥仪,接到东北成立伪满州国,狼子野心暴露无遗。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直至1945年战败投降。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经济迅速复苏。终究还是动笔写了。日本应是去得最多的“外国”,当然多是学术访问,或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合作研究。

日出之国、认识亚洲东北部的日本

工作之余,自然也会有就近观光的安排,积少成多,对于日本的风光倒也有了点印象。说实在话,就风光而言,确实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