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3分鐘看懂2019北京政府工作報告

今天上午,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市長陳吉寧作政府工作報告。

在報告中,陳吉寧說: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全面實施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第一年。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大事多、喜事多,做好首都各項工作意義重大。

新京報記者第一時間梳理了報告全文,摘乾貨劃重點,先帶大家回顧一下2018年北京都幹了啥。當然,更重要的是,來看看2019年北京要幹些啥!

2018年,北京幹了啥?

實施城市總規:

1. 城鄉建設用地全年減量約34平方公里;

2. 開展天安門城樓及城臺修繕,完成人民大會堂東廣場改造修復和環境景觀提升工程;

3. 發佈實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髮展規劃,編制完成三條文化帶保護建設規劃,推進中軸線申遺保護;

4. 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一期工程完工,第一批市級機關正式入駐;

5.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命名,航站樓主體工程基本完工。

改善民生福祉:

1、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調控定力,商品住房價格保持穩定;

2、全年分配公租房3.23萬套(戶)、網申共有產權住房2.9萬套,其中30%的房源面向符合條件的非京籍家庭;

3、新開工保障房5.45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3.43萬戶;

4、將老年人社會優待服務範圍從65歲以上擴展到60歲以上;

5、首批6019人實現積分落戶;

6、建成34個緊密型醫聯體,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增長近30%。

改善營商環境:

1. 開辦企業時間壓縮至5天,市區兩級行政審批事項壓縮一半以上;

2.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獲批;

3. 出臺共建“一帶一路”三年行動計劃。

加強生態環保:

1. 淘汰國Ⅲ標準柴油貨車4.7萬輛,將低排放區擴展到全市域;

2. 完成450個村“煤改清潔能源”,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

3. 垃圾分類示範片區覆蓋率達到30%,生活垃圾資源化率達到58%。

加強交通治理:

1. 針對旅客打車難、候車環境差等,整治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站;

2. 改善公交與地鐵接駁換乘,優化調整公交線路93條;

3. 推動出臺非機動車管理條例,下架違規電動車9500餘輛;

4. 6號線西延等3條軌道新線開通。

實施鄉村振興:

1. 升級改造農村公廁510座,完成1081個村莊人居環境整治任務;

2. 深刻汲取秦嶺違建別墅問題教訓,集中整治違建“大棚房”,持續推進淺山區違法佔地違規建設專項治理。

籌辦冬奧會:

1. 加快建設國家速滑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等新建場館;

2. 啟動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等場館改造;

3. 同步推進京張鐵路、延崇高速等基礎設施建設;興延高速全線貫通。

2019年,北京要幹啥?

2019年,北京有這些“大事”“喜事”:

1. 新中國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

2.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3. 2019年北京世園會。

4.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倒計時3年……

2019年,北京要達到這幾項經濟“小目標”:

1.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5%。

2.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內。

3. 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

4.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2019年,北京要制定這些規劃:

1. 編制中心城區和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和重點功能區規劃。

2. 制定城鄉建設用地減量實施方案。

3. 按照申請式改善、“共生院”改造的思路,推進核心區平房院落有機更新。

2019年,北京要“疏整促”這些:

1. 退出300家以上一般製造業企業,疏解提升市場和物流中心66家。

2. 基本實現違法群租房、地下空間散租、佔道經營等動態清零。

3. 按照街區生態補充社區菜店、早點、理髮、維修、家政等服務,鼓勵便利店拓展服務內容。

2019年,北京迎這些民生利好:

1. 教育

強化幼兒園監管,新增學位3萬個;

拓展中小學教師來源;

繼續實施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

2. 就業和社會保障

加強就業形勢監測和公益性崗位應急儲備;

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新建150家養老服務驛站。

3. 住房

完成1200公頃住宅供地,加快已供地住宅項目開工建設和入市步伐;

建設籌集租賃住房5萬套(間)、政策性產權住房6萬套,完成棚戶區改造1.15萬戶。

4. 醫療

嚴厲打擊“號販子”和“網絡醫托”查處騙保行為;

推廣“智慧家醫”服務;

鋪設100公里健走步道。

2019年,北京城市建設治理要幹這些大事:

1. 生態環境

把柴油貨車治理作為重中之重,推動制定移動源汙染防治條例;

嚴防散煤復燒反彈;

全市汙水處理率超過94%;

2. 交通運輸

確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如期建成通航;

推動試點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

開通7號線東延、八通線南延、新機場線一期3條軌道新線;完成850公里自行車道治理;

深化整治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北京站交通轉換環境;

規範網約車行業發展,鼓勵共享出行。

3. 文化建設

編制中軸線保護規劃;

編制老城整體保護規劃,開展文物騰退、歷史文化街區劃定等工作;

支持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實體書店等文化設施建設;

實施非遺傳承人培育計劃;

支持老字號傳承創新發展。

4. 鄉村振興和區域發展

實施新一輪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

鼓勵延慶、懷柔、密雲等區加快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下大力氣抓好農村垃圾汙水處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四好農村路”等任務。

2019年,城市副中心工作還有這些重點:

1. 啟動行政辦公區二期工程。

2. 推動環球主題公園建設,啟動建設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

3. 推動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向北三縣延伸佈局。

2019年,籌辦冬奧會很重要:

1. 確保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年底達到測試賽要求,做好2020年延慶高山滑雪世界盃等單項測試賽籌備。

2. 建成京張鐵路、延崇高速。

3. 發佈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

2019年,消費升級是亮點:

1. 著力打造10條特色示範街區,培育100家連鎖品牌企業。

2. 啟動王府井等高品質步行街建設。

3. 出臺繁榮夜間經濟促消費政策,鼓勵重點街區及商場、超市、便利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

4. 鼓勵全球新品在京首發、開設首店,培育做優地方知名品牌。

5. 在郊區試點佈局建設精品酒店,提升京郊遊品質和服務能力。

2019年,科技創新事兒多:

1. 深入對接國家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重點研發計劃和創新基地建設,爭取智能製造和機器人、深空探測等重點任務和項目在京落地。

2. 聚焦5G、人工智能、醫藥健康等關鍵方向。

3. 重點支持一批30歲以下青年創新創業人才成長。

4. 加快建設智能車聯等20個技術創新中心和基因藥物製備等10個產業中試基地。

2019年,改善營商環境要繼續:

1. 企業群眾辦事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

2. 出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意見。

3. 依法保護產權,進一步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著力構建清新型政商關係。

2019年,北京還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1. 支持監察機關依法獨立行使監察權,主動接受監察監督。

2. 抓好市級部門“三定”規定的落實,調整優化部門所屬事業單位。

3. 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一般性支出壓縮幅度不低於5%。

新京報記者 吳為 鄧琦 編輯 吳嬌穎 校對 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