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

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一點也不復雜。

蔡瀾,何許人也?

他與金庸、黃沾、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被稱為“食神”。

倪匡曾評價他說:“雖魏晉風流,猶有不及。”

金庸曾評價他說:“蔡瀾見識廣博,琴棋書畫、酒色財氣、吃喝嫖賭、文學電影,什麼都懂。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更可說是第一流的通達。”

由此可見,蔡瀾,活的任性、活的隨性、活的瀟灑、活的通透,活的明明白白。

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

蔡瀾曾說:“人生就是苦多樂少,與其處處跟自己較勁,不如瀟瀟灑灑,任性過生活。”

蔡瀾著作《不如任性過生活》,教會我們,人生路上,總要嘗試一些未曾嘗過的東西,不如任性一點,灑脫一點,讓生活過得好一點。

凡事往好處想,人生便會豁達

我們一生之中,經過無數的風波,起起伏伏,但現在還不是好好地活著嗎?昨日的壓力,已是今天的笑話了。

“說得容易,做起來難。”

如果不做,永遠沒有改變。做,機會是五十對五十;不做,等於零。

人生不該在小節上浪費工夫

儘量別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就算得罪對方也值得。如果他們是那麼小氣,不做朋友也算了。

每天都比昨天活得更快樂一點

今天活得比昨天高興、快樂。明天又要活得比今天高興、快樂。就此而已。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活下去的真諦。只要有這個信念,大家都會由痛苦和貧困中掙扎出來,一點也不難。

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

我們不會變得更老,只會變得更好

每一個人也只能中年一次,老年一次。人生每一個階段都珍貴,何必妄自菲薄呢?

人類都會老,老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老得頑固和老得懊惱就不值得活下去。

“一生人,只年輕一次,好好珍惜。”大家都那麼講。聽到後差點噴飯。只年輕一次?那麼人到中年,也當然只有一次啦!變為老年,難道可再?所以,既然都只有一次,每天都應該珍惜。

名與利,可以努力,別讓它控制你

“名與利,對我來講,只是奴隸,我是它們的主人。有時,它們會慢慢地膨脹,那便要打打它們的屁股。”

聽多了,你會變成一個多姿多彩的人

聽人家講話,是一門很深奧的藝術。多數人喜歡很主觀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一點都不注意別人講什麼,那麼他們會缺少許多有趣的見聞。所有的人都有他們多年積蓄下來的經驗,只要我們肯去聽,一定能夠發覺很多樂趣。

要學會聽,自己先要有誠懇的態度:少講、多問,別人自然地會打開話匣子。當然,也要付出一些代價,十個故事中總有幾個沉悶或是你聽過的,但是得到其餘未聞的人生經驗,已得益不淺。

聽多了,知道了好處之後,你就會變成一個多姿多彩的人。

對自己好,才有愛心對別人好

要幫的,應是活人。人,要對自己好一點,才有足夠的愛心去對待別人。

生老病死為必經道路,壞在人類的詩歌小說中,將這四樣東西看得太重,永遠是歌頌,從不教人怎麼去接受。

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

只相信保持一份真

“數十年來,可說是一肚子不合時宜。所受中國傳統思想影響極深。做人的基本,有些原則:不負人、守時、重諾言。但是,父母老師和文化之教導,變成處世的最大缺點。”

只相信保持一份真。真是新,新就是年輕。年輕人創作,較老的人為他們守著。不為真守,而守自己的變了質的真,便不年輕。選擇任何一種工作來做,都是好的。

想得通,悟得透,活得瀟灑

做人不管貧富,只要注意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小小的歡樂,已經可以享受不盡。重複一句,生命的長短是不受自己控制,但是生命質素的好壞,卻是我們自己能夠提高的!

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

寧可折騰,也不要沉悶的人生

人老了,像機器一樣要修,這是老生常談,道理我也懂得。問題在有沒有好好地用它,仔細照顧,一定嬌生慣養,毛病更多。像跑車一般駕駛,又太容易殘舊,但兩者給我選擇,還是選後面的。平穩的人生,一定悶。我受不了悶,是個性,個性是天生的,阻止也沒有用,愈早投降愈好。到最後,還是命。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下棋、種花、養金魚,都不必花太多錢,買一些讓自己悅目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會太破費,絕對不是玩物喪志,而是玩物養志。

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

蔡瀾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自由自在的快樂生活方式,是一種任性、率性的生活方式。得於自然,歸於自然,自然能自得其樂。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家所展現的狀態,不裝飾,不修飾,不偽飾,用真的心態,製造真的快樂,最終享受真的快樂。


本文摘自蔡瀾著作《不如任性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