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作家送文化進校園

“讀書以後,你就有氣質,在單位你也可以成為最優秀的”,“當你人生遇到的第一本是故事書,並喜歡上它,你將來可能是小說家”……1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由廣西民族出版社發起組織的壯族作家進校園活動如期舉行。此次活動邀請了凡一平、黃佩華、牙韓彰、黃鵬 、覃瑞強等多位廣西壯族名作家、名編輯參與。作家們先後來到廣西民族高中、廣西壯語學校等幾所民族學校,和師生們交流新時代文學創作的話題。


壯族作家送文化進校園


廣西作協副主席凡一平是橫跨小說、影視的知名作家。他給大家講述了小時候的故事:爺爺喜歡用書頁捲菸抽,從小愛看書的他請爺爺把書頁留給他,於是他看完了剩下的那半本書,後來才知道那半本講述有趣而精彩的故事書叫《紅巖》。凡一平說,一個人小時候感興趣的一本書,有可能影響他(她)今後的人生,讓他(她)成為小說家、史學家、哲學家、科學家……

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的黃佩華,是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壯族作家創作促進會會長。他送給師生們兩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唯有書香能致遠”。詩人黃鵬表示,讀書能改變命運,寫作能改變命運,奮鬥能改變命運。他從大學起不停讀書,在大學就發表了40多篇文章。工作後也不停寫作,發表文章,寫作的才華最終引起別人關注。

覃瑞強曾獲廣西出版行業首屆“十佳中青年編輯”,是《廣西文學》的資深編輯。他除了帶來《廣西文學》,還鼓勵大家多讀經典。他認為,經典可以讓人進步更快。《今朝望鄉處——壯族作家漢壯雙語散文選》主編、當代廣西雜誌社社長牙韓彰與師生分享創作心得。


壯族作家送文化進校園


據瞭解,此次活動的主辦方廣西民族出版社,成立於1957年5月1日,是為配合國務院頒佈的《壯文方案》的實施而成立的,是全國唯一一傢俱有壯文出版資質、為推廣壯文服務的公益性出版社。該出版社承擔著通過壯語壯文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促進壯文推廣和普及,蒐集、整理、翻譯、編輯、出版各種民族文化圖書,為壯族地區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責和任務。

當天,活動的發起人、廣西民族出版社社長石朝雄介紹了《民族團結進步叢書》出版情況及重要意義。對於此次活動,他表示,通過“進校園”的形式,增進雜誌社、出版社、作家、作者與讀者的交流,幫助廣大文學愛好者提高文學創作能力,最終發掘、培養一支優秀的、有影響力的民族文學生力軍。


壯族作家送文化進校園


期間,還舉行了贈書儀式,主辦方向學校師生捐贈圖書雜誌1778冊,價值155260元。

活動中,嘉賓作家與文學愛好者交流創作心得。“多思考,多實踐,多從本民族角度和特點去寫作,努力打開想象的翅膀.....”,作家們鼓勵同學們說。同學們表示,有機會和知名作家面對面,很激動,作家們的創作經歷和體會,將對自己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馮三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