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獲2次諾貝爾獎,她把獎金捐給國家,卻因一事被舉國咒罵

有這樣一位女科學家,她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既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人;她的丈夫、女兒也都獲得了諾貝爾獎,她在發生戰爭時選擇將獎金捐給國家,但卻因為一件事情遭到國人的咒罵。

她,就是偉大的女科學家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不姓居里

居里夫人全名叫瑪麗·斯科沃多夫斯卡,1867年出生于波蘭的一箇中學教師家庭,和所有天才一樣,瑪麗自小就展示了過人的天賦,成績優異,然而當時波蘭的大學卻不收女學生,瑪麗只好遠走他鄉。1891年,24歲的瑪麗進入巴黎大學物理學院物理系求學,雖然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卻只能做一箇中學教師。

獨獲2次諾貝爾獎,她把獎金捐給國家,卻因一事被舉國咒罵

居里夫人

1894年,懷著對科學實驗的嚮往,她認識了當時的巴黎理化學校實驗室主任皮埃爾·居里。一年後,二人結婚,瑪麗從此隨了丈夫的姓氏,成為“瑪麗·居里”。1896年,瑪麗在學校物理實驗室謀得一份工作,從此開始了與丈夫一起的科研生涯。

艱苦實驗,大放異彩

1898年,居里夫婦宣佈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這個消息立即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為了提煉出鐳,夫婦二人變賣家產,買了十幾噸瀝青鈾礦渣,在經歷了幾萬次長達將近三年的實驗後,終於提煉出了10克氯化鐳。功夫不負有心人,1903年,居里夫婦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居里夫人也名揚天下。

獨獲2次諾貝爾獎,她把獎金捐給國家,卻因一事被舉國咒罵

居里夫婦

這裡不得不提一點,對於成果,居里夫婦本來可以申請專利,輕鬆成為億萬富翁,但是居里夫人認為這是科學的共同財富而放棄了。

丈夫去世,感情劇變

能與自己的愛人朝夕相處,又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感覺居里夫人已經登上了人生的巔峰。可是,一場突然的鉅變改變了一切。

1906年,丈夫皮埃爾·居里車禍身亡,39歲的居里夫人變得孤身一人,她謝絕了法國政府的撫卹金,靠著在索邦大學任教養活自己和女兒。而此時丈夫皮埃爾的學生郎之萬闖入了她的生活。

獨獲2次諾貝爾獎,她把獎金捐給國家,卻因一事被舉國咒罵

居里夫婦

郎之萬比居里夫人小5歲,同樣是一位天賦極高的科學家,在共同科研日子裡,二人從朋友漸漸發展成為戀人。可是,郎之萬當時已經是有婦之夫了,出身貧窮的郎之萬娶了個目不識定還具有暴力傾向的雜貨店老闆娘的女兒。在經濟壓力面前,郎之萬離婚失敗,更糟糕的是居里夫人寫給郎之萬的情書被他妻子發現了並宣揚給了媒體。

霎時間,法國各大新聞媒體大肆報道二人的“神秘戀情”,甚至誣陷他們在皮埃爾還在世時就有了姦情。一些法國人襲擊她的住宅,砸破她的窗戶,有人直接叫她“偷夫賊”。據說在信裡,居里夫人流露出了對性的渴望,於是居里夫人又多了個新的稱號“波蘭蕩婦”。

戰爭爆發,捐獻諾獎

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1941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居里夫人似乎忘卻了法國人對她的言行,她把諾貝爾獎牌拿到銀行,希望捐給政府打仗,卻遭到了銀行的拒絕。最後,她用全部的獎金購買了法國戰爭債券。

獨獲2次諾貝爾獎,她把獎金捐給國家,卻因一事被舉國咒罵

諾貝爾獎牌

為了救治戰場上受傷的士兵,她關掉了“鐳實驗室”,開始研究X射線。1914年,居里夫人自學了X射線和人體解剖學,還考了駕照,然後一個人冒著生命危險開到了前線。有了居里夫人的幫助,外科手術的難度大大降低,無數受傷的士兵因為她而得以存活。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消息傳來那一刻她比誰都高興。

黯然離世,眾人起敬

由於工作需要,居里夫人一生長期暴露在放射性環境下,1934年,居里夫人因為惡性白血病不治身亡,享年67歲。而她的各種設備、筆記本都因為充滿了放射性,人們只能穿上特殊的防護服才可以接觸。此時法國政府彷彿才意識到她為戰爭作出的巨大貢獻,併為她頒發了獎章。她的女兒伊雷娜·居里也於1935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獨獲2次諾貝爾獎,她把獎金捐給國家,卻因一事被舉國咒罵

居里夫人與愛因斯坦

居里夫人一生的摯友愛因斯坦曾這樣評價她:

在所有的世界名人中瑪麗·居里是唯一沒有被盛名寵壞的人。”

居里夫人的內心世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但她曾冷靜地對女兒說過一句話:

在由男性制定規則的世界裡,他們認為女人的功用就是性和生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