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易還總是反彈?AI可以來幫忙“搞定”了?

最近電影《西虹市首富》熱映,裡面的洗腦插曲《卡路里》也隨之火爆:“為了變成小蠻腰,天天提著一口氣”、“每次多吃一粒米,都要說聲對不起”。歌詞看上去誇張,但對於在減肥路上苦苦掙扎的現代人而言卻是真實的內心寫照。

減肥不易還總是反彈?AI可以來幫忙“搞定”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肥胖成為了困擾現代人的幾大問題之一。為了燃燒卡路里,人們嘗試運動、節食、針灸、斷食等各種方法,但對多數人而言,減肥永遠是目標,卻永遠達不到。

不過,人類的經濟水平提升的同時,技術也在飛速發展,現在AI已經能幫助甚至替代人類做許多事情,在減肥這個方面,AI也能通過不同的方法起到輔助作用。

最近,來自華盛頓大學的兩位研究者訓練了一種AI算法,利用谷歌的衛星與街景圖,通過卷積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測算城市基礎設施與肥胖率之間的關係。瞭解二者之間的聯繫,有助於改善城市中居民的健康狀況。

減肥不易還總是反彈?AI可以來幫忙“搞定”了?

該技術使用了西雅圖、洛杉磯等4座美國城市中超過150000個衛星圖像進行訓練,並在低肥胖率區域的建築物之間設立間隔。該技術有利於幫助城市開發者規劃更多的綠色地區,有助於人們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對於整體而言,合理的城市規劃能夠促進身體健康。而對於個體來說,許多時候都難擋美食誘惑。尤其現在外賣又如此方便,就更難控制食慾了。其實真正平衡的狀態應該是既能保證身體營養需求,又要把握好食量。如果能有一個提醒攝入能量的裝置,應該還是很有效果的。

此外,英國的計算機專家們也在去年基於AI訓練出一款能識別飲食模式的聊天機器人。它會和用戶對話,提醒用戶不要吃過於油膩的食物,並且提醒人們不要因為情緒波動或遇到困難而暴飲暴食,還會提供一些訓練幫人們擺脫不良的飲食習慣。

減肥不易還總是反彈?AI可以來幫忙“搞定”了?

這些新產品本質上都是基於AI,從不同的角度達成幫助人類減肥的目標。先進的技術固然可以藉助,但減肥一事歸根結底需要的是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儘管科技越來越發達,但過度依賴科技對人類而言並不是正確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