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大學獻藝的平涼農民書法家王科

原載平涼日報2018年6月7日第三版,記者 胥富春 報道

  5月4日,在北京大學建校120週年慶典之際,我市農民書法家王科應邀參加“北京大學120華誕書法交流活動”,受到了北大師生、校友,以及多名外國友人的高度讚揚,現場創作的40多幅作品被一搶而空。當天活動結束後,他又受邀到北京其他高校、機關、社會團體現場獻藝,開展書法交流活動,前後持續近半月時間。

走進北京大學獻藝的平涼農民書法家王科

王科獻藝期間向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李建新贈送書法作品

  王科是崆峒區安國鎮上頡河村人,1980年上完初二後就輟學回家。因為他家住得有點偏僻,離學校要6公里的路程,走一趟得一個半小時,加之家裡經濟也不寬裕,上學的開支是個沉重負擔。

  這個年齡輟學回家也幹不了啥事,他就尋思著學門手藝用以謀生。在崆峒山遊玩時,他被山上不計其數的石碑吸引,碑刻上不僅有文字和意境十分優美的詩詞楹聯,而且其書法造詣也很深,他越看越愛,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寫一手好字,並且能刻在石碑上該有多好!

走進北京大學獻藝的平涼農民書法家王科

  樹立了目標,人生就有了新的方向。他從書店買來顏真卿的《多寶塔》、王羲之的《蘭亭序》開始臨摩。經過兩年多時間堅持不懈地努力,在書法上終於感覺能拿得出手了。他又學習手工刻碑,逐漸的在附近有了小名氣,不斷有人在立墓碑時來找他。後來他的業務又擴展到為宗教場所刻碑,這一干就是六年多時間,大大小小的石碑刻了無數。

走進北京大學獻藝的平涼農民書法家王科

  這時他發覺身體有些吃不消了,因為手工刻碑非常費時間,作業時一個石碑短則兩三天,長則十多天,完工後往往腰痠背痛,身體極度不適。同時,電腦雕刻技術已經問世,他感覺這方面的發展潛力已不大,他決定轉型,放棄刻碑,專攻書法。

  此前,王科的書法、刻碑算是應用型的,書寫工整就行。1990年以後,當他放棄刻碑,專注書法時,他覺得需要提升檔次了。他認為,要稱得上書法作品,就得有自己的風格,師古而不泥於古。

  為此,王科一有閒暇時間就去觀摩各種書法作品,從崆峒山的石碑到書店的各種字帖;從外地來平的各種書法展覽,到本土書法愛好者的交流創作,他把自己沉浸在對書法藝術的無窮探究之中。

走進北京大學獻藝的平涼農民書法家王科

  通過長時間地觀摩、習悟,王科對文字逐漸產生了一種親切感,他覺得文字都是有生命的。漢字是古老原始的文化,雖經多次改革其意義變化不大。“人”的一撇為男,一捺為女,和而為人,因為撇向前以動而成,捺後靠以靜而立,合而為人;在上古時代,天是陰陽氣說,人立於陰陽氣之中,故而為“天”字;“生”為生命之始,撇為自然而降,三橫在古代是天地水,或日月星,或精氣神,或上中下,且用豎劃為之貫通……

  有了這些認識,他在書法創作時心境就不一樣了,他的一筆一劃都要力求表現出文字的內涵深意,就算不認識字的人看到某些書法作品,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色彩,能感受到一種無以言表的喜怒哀樂。

走進北京大學獻藝的平涼農民書法家王科

  由於經常到崆峒山上觀摩碑刻書法,王科與多位宗教人士交流較多,這種交流增進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有時他也會把自己的書法作品贈送給宗教人士,他當時並沒有考慮過這裡面的經濟價值,而後來有一件事卻從客觀上體現出了他的作品價值。1990年的一天,有一位新加坡遊客看中了崆峒山上一位宗教人士懸掛在房中的一幅字,很想收藏,而這位宗教人士又不想給,就隨口要了個高價,最後經過商量,被以270元的價格買走。這在當時相當於一名幹部兩三個月的工資。

走進北京大學獻藝的平涼農民書法家王科 

 此後,王科逐步進入平涼市書法圈子,各種交流活動越來越多。交流中,他發現自己在書法藝術上有了一定長進,但給別人解說起來還是有些欠缺,不能很好地表達內涵。為此,他於2015年8月專門赴西安參加了為期一週的口才培訓,進一步提高和充實自己。

走進北京大學獻藝的平涼農民書法家王科

走進北京大學獻藝的平涼農民書法家王科

  2017年3月,王科參加了由北京一家書畫研究院組織的赴印尼交流活動,此後,他的文化交流活動走出了平涼,多次參加境內外各種交流。2017年5月赴香港,8月赴臺灣,10月赴日本……他把書法藝術和平涼文化帶到了海內外。

  “北京大學120華誕書法交流活動”共邀請書法家2人,他是其中之一。而在北京大學歷史上,受邀進校園現場創作的書法家並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