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吳天保

吳天保(1903—1967),字賢華,中國漢劇演員,工生。9歲入塾,11歲輟學,隨父到漢川縣脈旺嘴經營豆腐作坊。他從小酷愛戲劇,1915年考入漢口滿春戲院科班習漢戲,藝名“小天保”。次年拜蕭長勝為師,習“三生”行當,1919年出師登臺。吳天保的演唱高亢激越,風格嚴謹,他吸取京劇之長,獨創漢劇吳派唱腔,蜚聲武漢,人稱“漢劇大王”。生前歷任全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武漢市戲劇家分會副主席、中南文聯籌備委員會委員、武漢市戲劇改革委員會席主、全國政協一至四屆委員等職。

主要作品:《哭祖廟》、《未央宮》、《轅門斬子》、《四郎探母》、《文昭關》、《下書路會》、《捉放曹》、《哭秦廷》、《斬經堂》、《取成都》等劇,集吳派唱腔之大成,年年演出,經久不衰。其中的《哭祖廟》於1959年攝製成影片後,在全國放映,成為《留住漢宮春》的代表作。在現代戲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紅燈記》和《山鄉風雲》中,他成功地飾演了劇中角色楊曉冬、鳩山、何奉。國內唱片公司為他錄製了大量唱片,至今行銷海內外。

吳天保是繼餘洪元之後的漢劇領軍人物,他創立了以刻畫人物和唱做並重,嚴謹規整的“吳派”表演藝術,平生為發展漢劇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是值得人們永遠懷念的漢劇表演藝術家。

一舉成名:小小戲迷 以勤補拙

吳天保原名吳賢華,生於1903年,他的出生地漢陽索河鎮乃是一個“漢劇窩子”。長年累月“會戲”“酬神、還願戲”四季不斷;日日夜夜,名班、鄉班、花臺班,臺臺相連。吳賢華就是在這樣的藝術氛圍中薰陶成為“小小戲迷”的。他的父親靠賣豆腐營生,小賢華除了學讀《三字經》、《百家姓》等蒙書外,還要幫家裡賣豆腐。當他迷上了漢劇生角戲之後,不僅愛看,還愛學著唱。一次跑到離索河不遠的奓山兩天兩夜的戲,沒有歸家。他父親四處尋找,終於在花臺下找到了他,回家一頓飽打也沒有打掉他的“戲癮”。一天他賣豆腐走在路上聽幾位老人說,漢口滿春戲園“小天字科班”要招藝員,小賢華一聽喜不勝喜,毫不猶豫把賣豆腐的錢作路費,獨自一人來到了滿春戲同應考。誰知他來晚了,招收名額已滿,科班管事請他打道回府。小賢華一聽涼了半截,他悻悻走出戲園,信口放聲唱了一句《四郎探母·坐宮》中楊延輝所唱的“西皮倒板”——“楊延輝坐宮院愁眉不展”,以解胸中愁煩。他這一唱,戲劇性的情節發生了。科班管事名叫秦開華,一聽這“鄉里伢”嗓音洪亮,唱得還是那麼回事,連忙把已離開戲園的小賢華喊了回來。又請來班主陳國新,叫他再唱一遍。陳國新可是個內行,一聽這孩子的嗓子“開叫”,且音量圓潤,高亢挺拔,喜出望外,當場拍板破格錄取了小賢華,跟其他藝徒一樣,改藝名為“小天保”。吳賢華學唱漢劇當演員的願望就這麼失而復得,如願以償了。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四郎探母》吳天保飾楊延輝

小天保進了天字科班,儘管父親有些不樂意,可考慮自己家裡家大口闊,也只好狠心簽了字畫了押,流著淚水依依不捨將年僅十二歲的兒子交給了科班。他哪裡知道,不久的將來,一顆漢劇新星,一位漢劇大王,一代漢劇宗師,竟然就出自在漢陽索河靠賣豆腐為生的窮戶吳家呢。

小天保進了“天”字科班,因為生長在農村,性格不如城裡的孩子靈活,曾被師兄弟們譏為“木頭人”。當時教生行的老師是肖長勝,對藝徒要求極其嚴格,稍不合意就是一頓竹板劈頭蓋腦打來,小天保不知捱了多少打,受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淚。一次,他的祖父來漢口看他,見他頭上臉上身上都有傷痕,執意要借錢還科班的飯食錢,帶他回家。可吳天保學藝的決心已下,再苦再累也絕不半途而廢。直到四年期滿出科,一直堅持以勤補拙,打下了良好的唱做基礎。可一出科,不幸又倒了嗓,無可奈何只好去跑“鄉班”。一年之後,嗓子漸漸好轉才返回漢口,在歆生路口的“怡園”陪餘洪元、錢文奎、李彩雲、董瑤階等名角唱二路鬚生。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1931年,餘洪元(前排左四)與梅蘭芳(前排左三)、吳天保(前排左一)等合影

在和老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中,吳天保又幸運地得到了餘洪元的器重。餘洪元1929年組建大漢班赴滬演出時,別具慧眼的大膽提拔吳天保代替了老牌三生錢文奎。年輕氣盛,生龍活虎般的吳天保在上海主演了《滎陽城》、《刀劈三關》、《四郎探母》、《轅門斬子》、《文昭關》、《清河橋》、《盤河橋》、《哭祖廟》、《打金枝》、《困曹府》、《打鼓罵曹》、《捉放曹》、《伍申會》、《斬黃袍》、《斬李廣》、《焚綿山》、《法門寺》、《二進宮》、《男綁子》等所有當家生角劇目。當時的上海《申報》以大篇幅評論文字盛讚吳天保主演的《取滎陽》寫道:“該劇為吳天保生平第一傑作,一段西皮一字板,至少七八十句,吳天保年富力強,精神飽滿,演出重頭好戲一氣呵成,唱腔鏗鏘,始終不懈,如同長江大河,一瀉千里……”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1950年代,吳天保(左一)與劉金屏、雷金玉合演《打金枝》

吳天保的技藝,不僅受到上海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還受到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趙如泉、林樹森、小楊月樓等的大加讚賞。由滬回漢後,吳天保被“樂園”“美成”等數家戲院聘請,紅極一時。隨後,又受邀入川,以《渡陰平》、《哭祖廟》二劇轟動山城重慶。由川返漢,長樂戲院老闆大肆宣傳,擺長隊,放鞭炮,掛跨街大橫幅,上書“熱烈歡迎漢劇大王吳天保由川返漢演出”,接著又在“長樂”上演連臺機關佈景的本戲《薛仁貴徵東》,連演數月,場場客滿。吳天保的名氣漸漸取代了“漢劇泰斗”餘洪元。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哭祖廟》吳天保飾劉諶

銳意改革:緊跟時代 身體力行

吳天保當上“大王”後,決意破舊習,樹新風,銳意改良舊漢劇。他與漢劇界的革新派傅心一先生緊密配合,先後組織“漢劇旅行團”和“時代漢劇社”,赴黃石、九江、南昌等地大漢劇的影響,不料無功而返,只得放棄巡迴全國各大城市的遠大計劃,立足武漢,倡導男女同臺,邀請戲劇改革先驅劉藝舟排演新劇《天河配》。吳天保放下“大王”的架子,先是唱開鑼戲為新戲墊場,後又反串戲份不多的老旦王母娘娘助陣,一改舊戲班“爭風吃醋,論資排輩,行大壓客,客大壓行”等種種陳規陋習,在漢劇界樹立了一個好楷模,贏得了人們的敬重與信任,威望日益提高。

抗戰時期,漢劇藝人宣傳抗日,保衛大武漢,他身體力行率先在長樂演出由洪琛導演的抗日名劇《放下你的鞭子》。武漢淪陷,傅心一任總隊長,他任總主任,在郭沫若、田漢等戲劇界領導人的組織下,組成了十個“漢劇流動宣傳隊”,並親自帶領“宣傳一隊”,歷盡艱辛,赴沙市,走宜昌,上四川,進重慶,冒著敵機的頻頻轟炸,常年演出於重慶、北碚、合川等嘉陵江一帶。吳天保主演的激勵民族抗日愛國的劇目有《江漢漁歌》、《平倭傳》、《文天祥》、《巾幗英雄》以及大量反映抗日鬥爭的時裝戲,如《上海血戰錄》、《汪精衛賣國求榮》等。八年抗戰的艱難歲月,吳天保與所有隊員同甘共苦,並經常帶病演出,所得報酬與大家一樣。據“漢一隊”的老隊員回憶,吳天保在重慶、成都或小城鎮他都是唯一最能叫座的名演員。只要掛吳天保的《讓成都》,每張戲票加價一角,且場場客滿。根據眾人公議決定,這一加價的“包銀”應歸吳天保個人所得。但是,吳天保卻執意不收,只拿個人本份,加價全部歸公。此外他還主動為隊友們排難解憂,盡力相助,隊員如有疾病,必為之求醫送藥,多方照料,有時還夜半起床查看隊員們是否安全人睡,為青年人蓋好滑落的被子……

吳天保在臺上是“大王”,在臺下是“家長”,他關心“家裡的”每一個成員。因此,備受漢劇界老少同仁的擁戴。抗戰勝利後,因人員多路費艱難,他於1946年的夏天才帶隊與家人和全體隊員回到闊別的武漢。回到漢劇公會一見房屋毀損,又特邀牡丹花、周天棟等著名漢劇名家義演籌款,把漢劇公會整修一新。

自成一派:承上啟下 繼承創新

繼餘洪元之後,吳天保是漢劇界第二任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在近半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他與梅蘭芳、周信芳等京劇名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並且在藝術上共同切磋,尋求精進,他在漢劇生行藝術的發展創造方面,有著敢為天下先的藝術勇氣和輝煌的藝術成就。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1950年代,吳天保與周信芳合影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左起:高百歲、吳天保、傅心一、梅蘭芳、陳伯華、沈雲陔

首先,他繼承和發揚了餘洪元、李春森(大和尚)、董瑤階(牡丹花)等老一輩藝術家“不演行當演人物”的創造精神,每演一齣戲都注重刻畫一個藝術形象,十戲九不同,個個人物都有獨特的光彩與藝術魅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哭祖廟》中的劉諶,《四郎探母》中的楊延輝,《法門寺》中的趙廉,還有《轅門斬子》中的楊延昭以及花臉和包公戲如《楊潘探月》、《秦香蓮》等,均屬於上乘之作,藝術造詣甚高,不僅傳統戲如此,吳天保晚年在現代戲《紅燈記》中所塑造的鳩山,《山鄉風雲》中扮演的何奉,《江姐》中的蔣對章等人物,皆不同凡響,都給觀眾留下了漢劇印象,至今令人津津樂道。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吳天保飾《四郎探母》中的楊四郎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轅門斬子》吳天保飾楊延昭

其次,他在唱、做、念、舞等方面,都有自己獨特而成功的創造。如唱,他講究的是工整,不論是“一字清”的骨幹腔,還是“花腔多變”的複雜旋律,特別是《文昭關》及《哭祖廟》中的“二黃”與“反二黃”,無一腔不是工工整整,而又清新入耳,且高亢激越,吐字清晰;他的唸白,尤其注重聲韻,光團分明;他的做,更是嚴謹規範,動必有序、有情。誠如他自己所總結的戲諺那樣,他說“舞臺上的生角動作,欲左必先右,欲右必先左;欲進必先退,欲退必先進”。吳天保集眾家之所長,融生末外為一體,開創了三生行唱做並重的表演新風,形成了“吳派”。這一流派從形成之日起(上世紀30年代),就得到了廣大觀眾的讚美,又得到了漢劇界的共同效仿,唱生行的演員,幾乎“無生不吳”。文革之前,中南地區舉行現代戲調演,吳天保應邀赴廣州觀摩,一次開大會,中南局書記陶鑄忽然發現了吳天保,連忙起身把他扶到自己身邊坐下,尊敬地對他說:“我在三十年代就看過您的《轅門斬子》,您是漢劇吳派創始人哩”說完朗聲大笑。武漢漢劇院建院之際,時任國家副主席的董必武欣然題詞的賀詩中有:“尊重吳陳派,宏宣江漢聲”之句,這都是對吳派藝術最具權威的品評。

吳天保:銳意改革、開創“吳派”唱腔藝術的“漢劇大王”

劉少奇接見吳天保(左一)

吳天保建國後既受到黨和政府的尊重,又受到極左路線的摧殘,可“吳派”藝術一直流傳至今,散發著醇厚味濃的漢味芳香。

吳天保生平大事記

1903年生於湖北漢陽索河鎮

1911年在家鄉讀私塾兩年

1913年在家鄉賣豆腐

1915年考入漢口“天”字科班,工習三生

1919年出科,以“小天保”藝名享譽武漢三鎮,漸被稱為與餘洪元相媲美的“三生大王”

1929年隨餘洪元率領的福興大漢班赴滬演出于丹桂第一臺

1934年在漢演出連臺本戲《薛仁貴東征》,轟動江城

1935年被選為漢劇公會第三任會長

1936年組建時代漢劇社,改良漢劇,並赴九江、南昌巡迴演出

1938年任總務主任,率漢劇抗敵流動宣傳隊赴川,堅持八年後方抗日演出

1946年率隊離川返漢

1949年赴京參加中華全國戲曲改進籌委會,並當選為該會會員

1953年赴京參加文化部第二屆戲曲講習班,武漢市漢劇團成立任團長,武漢市戲曲學校成立任校長

1958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1961年任武漢漢劇院副院長,中國劇協湖北分會副主席,中國文聯中南區副主席,歷任全國政協一、二、三、四屆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