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藍田悟真寺位於西安市東南約五十公里的藍田縣境內,是聞名中外的淨土宗祖庭。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悟真寺依終南山北麓,巖崖峻峭,曲水迴環,茂林幽篁,流雲飛瀑,自古即有"聖坊仙居"之稱。悟真寺與水陸庵正門相對,僅幾步之遙,但由於許多人都衝著水陸庵的大名,忙於“到此一遊”,而忽視了與水陸庵同樣大名的下悟真寺。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藍田水陸庵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悟真寺年代久遠,其歷史可追溯至西晉以前。隋開皇十四年(公元594年),高僧淨業奉詔興建,正式稱名"悟真寺"。隋末唐初,歷經擴建,至唐開元初期,已成為擁有上下兩院,含上方北院、上方南院、橡灣竹林寺、山北玉泉寺、山北水陸道場、河灣口華嚴院,共六大寺院群落,殿宇庭堂4000多間,僧眾1000餘人,據有山場田產5000畝以上的超一流寺院。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隋唐之際,悟真寺高僧雲集,名德會聚。僅百餘年間,明見史載的便有:淨業、慧超、法誠、法盛、靜藏、空藏、慧遠、慧因、保恭、啟芳、玄果、玄際、法藏、惠詳、清虛、楚金等一大批高僧。其中淨業、靜藏先後在長安鴻臚寺教授外國學僧,啟芳、玄果為現證三昧往生之先達,法藏尊號華嚴大師,法盛賜號悟真禪師,楚金敕諡大圓禪師,慧超與天台智者大師同為大蘇山慧思大師上足,慧遠為三論宗吉藏大師上足,保恭為唐初十大德之首,慧因亦為十大德之一;並皆德高化廣,神智超異,帝王歸敬,道俗尊仰。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著名詩人王維在《遊悟真寺》中寫到:“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描寫了藍田縣盛產白玉,悟真寺的周邊環境。而白居易在《遊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中寫到“我遊悟真寺,寺在王順山。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灘。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誰知中有路,盤折通巖巔。”“歷歷上山人,一一遙可觀”。再現了當時悟真寺的盛景。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悟真寺歷朝時興時廢,時至今日偉寺不存,唯留香火傳續未絕。原上方北院處現存寺院,為民國時所建,稱"上悟真寺"。2000年,在水陸庵對面,古山北水陸道場遺址上,恢復下悟真寺。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悟真寺大雄寶殿內供奉一尊臥佛,兩側也是二千年才恢復的壁塑,從各種角度瞻仰遠不及水陸庵內展現的明代壁塑工匠水準。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今日水陸庵本是古時的悟真峪北普陀蘭諸庵內的水陸殿,庵毀後,人們便把這個殿宇叫做水陸庵。

終南山下,淨土宗祖庭

溫馨提示:免費不免票,憑身份證領取門票

交通路線:市內乘坐926公交,到藍田汽車站,倒乘藍田903到水陸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