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当您站在森严的孔府大门前吟诵这两句对联时,无不是圣贤哲理的渲染,无不是百年来孔氏子孙生活的写照。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长期居住的府第,由历代帝王不断加封、修建,最终形成了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家”,与孔庙、孔林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孔府大门为明代建筑,按一品礼制设计,对面建有等级规制的照壁,大门的东西两侧,亦建有顶大门屋山呈八字形的 “撇山影壁”以显示孔府更加深邃、开阔、富丽。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孔府的大门,门楼不算太高,但庄严气派。两旁塑有东雄西雌一对明代石狮,采用透雕砻刻,刀法精湛,造型稳妥,平添出几分威严气象,几百年来镇守着孔子后裔的宅院,历经风霜而神采依旧。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

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下有阀阅承托,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此门建于明弘治(朱佑樘)十六年(公元1503年),门上方悬挂有明朝弘治皇帝(朱佑樘)亲颁的“恩赐重光”匾一块,故称“重光门”。重光的含义是:“太平盛世,日抱重光,谓曰有重日也”,即指日晕或日珥现 象。古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一种瑞应,值得庆贺。过去此门只有孔府大典、迎接圣旨或进行重大祭祀活动时,才在十三响礼炮声中将此门徐徐启开,故又称“仪门”。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门又叫“塞门”,一般的官宦府第是没资格建立的,只有被封建帝王封爵的 “邦君”才能享受此殊荣。“塞门”在周礼中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帝王及各诸侯国公才能建立此门,否则,就不合周礼,是有欺君之罪的。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二堂之后有个不大的庭院两棵冲天挺拔的苍桧并列两旁,6个石雕盆内各立一块奇形怪状的太湖石此院的北屋即三堂。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在内宅门的东面有一座用青砖砌成的4层高楼,始建于明代,俗称“避难楼”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进入内宅后,其屏门有幅寓意深刻的图画,俗称“戒贪图”。画中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贪”。虽状似麒麟,但其本质却与麒麟有着天壤之别。麒麟为仁兽,能造福人类,民间就有麒麟送子之说。在古代,麒麟的出现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会给人们带来喜庆吉祥;而贪则是贪婪之兽,其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壁画上贪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了“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应有尽有。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衍圣公将此图制作在宅门附近,这里又是从内宅外出的必经之路,可以提醒衍圣公及其他的孔氏裔孙不要贪得无厌。孔子的一生重道义轻财利,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要符合道义,如果追求物欲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祸及其身。这幅画告诫孔氏后裔要警钟长鸣,牢记圣人的教诲,体现了孔子嫡裔的处世哲学。此处现已列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继续发挥着它的警示作用。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前上房为明代建筑,是孔府的主人衍圣公用来接待至亲和近支族人的内客厅,也是举行家宴和婚丧仪式的主要场所。中堂之中,挂有一幅慈禧皇太后为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之母、一品夫人彭太夫人写的大“寿”字。室内陈设 豪华,家具精美,文物古玩琳琅满目。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孔府是按明朝一品官员的府第形制建 造的,但一律不用重檐、重拱歇山转角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公府门第,诗礼庭训——曲阜孔府

通过对孔府建筑群的了解,从中可知衍圣公一向以“礼门义路家规矩”相标榜,遵守诗礼传家的祖训。作为衍圣公府第的建筑也必然受到儒家礼仪的制约,打上了儒家宗法制度与伦理观念的烙印。

本文图片来自:本色 凌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