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把“天下第二行書”出借給了日本……網友炸了

注意了!在中國網官微後臺回覆相關關鍵詞

“2019”、“小年”、“故宮”看到更多內容!

14日,《祭侄文稿》登上了熱搜榜。

文物跨越千年,見證歷史,而這次出現在網絡熱搜上的原因卻令人憤慨: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極易受損的《祭侄文稿》送到日本做展覽。日本的文物損壞“前科”、出借程序受質疑、推諉責任等事實讓一些網民認為,臺北故宮難逃“獻媚”之論。

台北故宫把“天下第二行书”出借给了日本……网友炸了

前段時間,有臺灣網友在日本街頭,陸續看到這樣的海報,隨即引發民眾質疑。

台北故宫把“天下第二行书”出借给了日本……网友炸了

海報顯示,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東京博物館將舉辦“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展出的文物中有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有聲音提出,博物館文物展出是正常的文化交流,為什麼大家這麼義憤填膺?還有人好奇這件國寶的珍貴程度。

台北故宫把“天下第二行书”出借给了日本……网友炸了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書法家顏真卿所書,後世譽為“在世顏書第一”、“天下行書第二”,與王羲之《蘭亭集序》、蘇軾《寒食帖》合稱“天下三大行書法帖”。

臺灣一名有25年收藏經驗的專業古董收藏家指出,站在文物收藏和鑑賞的角度而言,“紙壽千年絹五百”自古有云,這是所有收藏家都明白的事,臺北故宮沒道理不知道。《祭侄文稿》和《自敘帖》皆為唐朝的作品,距今已逾千年,能完好保存到現在,全賴一千多年來歷代收藏家和博物館悉心呵護才達成。

這類紙本文物,本身就屬極脆弱、極易損的國寶,可謂展一次傷一次,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文化交流確實重要,但未必要出借《祭侄文稿》這種國寶等級的文物。

台北故宫把“天下第二行书”出借给了日本……网友炸了

《祭侄文稿》落款“子孫保之”四個字

微博網友@某個張佳瑋 也提出,“縱然是臺北到東京,一路鄭重無比地運輸保存,然而陽光的紫外線會讓紙本泛黃褪色發脆。塵埃蟲卵會讓紙本風化。水蒸氣更是不能沾。換言之,除非這帖完全擱真空裡,否則是必然會受損的。”

去年9月,網絡上還曾有消息稱,臺灣決定將臺北故宮文物中的2000件與日本交換,換取100件日本文物,交換展期50年,但臺北故宮博物院予以了否認。

然而,臺北故宮博物院為平息島內網民憤怒,還公開互相推卸責任,截至去年11月29日都未談定日本博物館的“回饋”展品。

對此,臺北故宮回應稱“這是在三年前馮院長時期就談定的交流展”,但遭馮明珠否認稱,“拿出合約來看看”,經她查實,《祭侄女文稿》外借東博是前任院長林正儀18年5月敲定的。

據報道,臺北故宮在社交媒體上稱去年七月已發新聞稿,而其官網上並無相關稿件。

臺北故宮又表示,此事他們正在查,會再進一步說明。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官方社交賬號下,網友留言質問,這樣珍貴的文物能否經得起奔波?

台北故宫把“天下第二行书”出借给了日本……网友炸了

還有網友表示,之前日本的宣傳海報,根本就沒寫文物來源。對此,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回應說確認日方明確標示,包括網友這張圖片。這樣的回應,令很多網友失望。

台北故宫把“天下第二行书”出借给了日本……网友炸了
台北故宫把“天下第二行书”出借给了日本……网友炸了

臺灣一節目主持人更是直接質問當局:你憑什麼讓它出去!?

台北故宫把“天下第二行书”出借给了日本……网友炸了

對此,你怎麼看?

大/家/都/在/看

依法批捕!

中國範兒 | 臘八節:過了臘八就是年

捷報來啦!

本期校對:劉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