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降準資金馬上來了!錢真的太多?利率還會降嗎?

1月4日全面降準政策宣佈後,第一波降準資金終於將在1月15日來了,緊接著25日又來第二波。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在央行“合理充裕”的流動性管理目標下,降準造成銀行間市場“水漫金山”的可能性較低。


第一波降準資金馬上來了!錢真的太多?利率還會降嗎?


1月4日全面降準政策宣佈後,第一波降準資金終於將在1月15日來了,緊接著25日又來第二波。

隨著降準消息公佈,隔夜資金隨即跌至地板價,上週,央媽不僅沒給市場“零花錢”,因逆回購到期,還從市場回收4100億元。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在央行“合理充裕”的流動性管理目標下,降準造成銀行間市場“水漫金山”的可能性較低。

此次“滴灌”力度如何?

與以往不同,此次央行分兩筆進行降準資金釋放,1月15日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1月25日再下調0.5個百分點。

市場人士預計,1月15日,第一波降准將釋放資金約7500億元。3900億元到期MLF不再續作後,淨釋放資金約3600億元。此次降準釋放資金的“滴灌”下,資金面將平穩度過繳稅期。


第一波降準資金馬上來了!錢真的太多?利率還會降嗎?


興業研究宏觀分析師郭於瑋表示,此次降準資金規模可以滿足市場資金需求。目前銀行間流動性水位本身比較高,即使在稅期因素的擾動下,市場流動性仍將繼續保持充裕狀態。

對於央行此次將降準與逆回購暫停、MLF置換相結合,中信證券固定收益團隊認為,逆回購暫停主要是為避免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過低,防止金融機構加槓桿。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定向降準、TMLF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代替逆回購,能夠精準把握流動性投向,向金融機構提供長期、穩定且成本較低的資金來源,引導長端利率適度下行,降低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信貸融資成本。

多重因素擾動資金面

接下來的一週,市場將面臨諸多因素擾動:MLF和逆回購到期、月中繳稅繳準、債券發行繳款、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繳存“大限”等。

1月是財政收入大月。從往年的情況來看,去年1月和前年1月的財政收入上繳數額較大,也是以往月中資金面比較緊張的原因。


第一波降準資金馬上來了!錢真的太多?利率還會降嗎?


在債券繳款方面,1月14日,分別將有200億元國債和100億元貼現國債的發行規模,1月17日有1600億元國債發行的繳款規模,將產生約2000億元的流動性上繳情況。

與此同時,1月14日,支付機構將迎來備付金集中交存“大限”。市場人士認為,集中交存相當於央行從市場回收部分流動性,將對資金面產生一定影響。據郭於瑋測算,該部分回籠規模在每月1000億元左右。

受訪的銀行交易員對記者表示,並未感覺到這部分資金對市場產生較大影響,而即使是經歷了去年11月約2000億元備付金的集中繳存,當日央行也並未開展逆回購予以對沖。

資金利率會否止跌?

繼上週一隔夜資金下行至1.4%水平後,資金利率已經明顯企穩上行。截至上週五,DR001加權平均利率上行至1.7%,DR007也逐漸接近2.55%的指導利率水平。因此,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本週資金利率將逐步上行。


第一波降準資金馬上來了!錢真的太多?利率還會降嗎?


“上週資金價格已經處於短期內低點,主要由於去年末央行流動性投放力度較大,跨年之後銀行資金需求回落,導致資金利率持續下行。但是隨著繳稅期的到來,同時跨節時點臨近,本週資金利率有上行空間。”郭於瑋表示。

在精準調控市場流動性方面,市場人士認為,央行將調控資金利率接近指導利率。“一方面,央行可藉助各種繳款因素控制流動性水平,必要時還可通過持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甚至動用正回購等工具主動調節資金面,回籠流動性。”王青表示。

對於短端利率持續下行,是否將對“寬信用”產生積極作用?在王青看來,短端利率下行能夠起到的緩解作用較為有限,卻有可能刺激金融機構加槓桿,不利於穩定宏觀槓桿率的政策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