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大英縣各級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先進事蹟材料(2)

榜样的力量·大英县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2)

用愛詮釋“孝道”的好兒媳

“媽,你還認不認得我?來,洗臉了,洗了好漂亮......”

“嗯,嗯......”病床上的老人笑呵呵地點點頭。

這段對話來自大英縣五星北街一對普通的婆媳。媳婦兒名叫李曉鳴,今年43歲,在家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十餘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孝”的含義,贏得了遠親近鄰的交口稱讚。2017年2月榮登“四川好人榜”。

榜样的力量·大英县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2)

走進李曉鳴的家,乾淨、整潔的屋裡絲毫聞不到任何異味,看不出家裡有個癱瘓在床的病人。個子不高但特別利索,記者前來,李曉鳴正在家做家務,並幫癱瘓在床的婆婆勾兌奶粉。

“婆婆從2003年突發高血壓,開始神志不清,後來顱內出血,病情加重;2006年就出現偏癱中風的症狀,導致無法行走,後來只能臥病在床了。”得知記者的來意,李曉鳴回顧起了婆婆的病情。

婆婆的突然癱瘓,讓全家人手忙腳亂、不知所措。此時,李曉鳴毅然地站了出來對家人說:“你們不要擔心,媽我來照顧,再苦再累也是我做兒媳應盡的義務。”在婆婆住院期間,她不分晝夜地守護在病床前,餵飯、喂藥、洗臉、洗腳、擦洗身體……

其實,在李曉鳴和丈夫劉強結婚前,她就得知老公家裡的情況。在此之前,公公在1985年就因腦溢血突發而癱瘓在床,但她還是在1997年選擇和劉強結婚,並擔負起了侍奉公公的責任,9年來任勞任怨,直到2010年老人去世。

“以前我們家兩個癱瘓的老人,我每天都不能上班,必須忙前忙後照顧兩位老人,前幾年老太爺走了,如今只剩下婆婆了,我更要盡好一個兒媳婦的責任。”談起這些年的經歷,李曉鳴輕描淡寫地說到。

“婆婆年輕時就愛乾淨,現在更是如此。”為了讓婆婆睡得舒服,李曉鳴不厭其煩地為老人及時更換尿溼的墊子,給老人翻身擦洗,防止生褥瘡;為了讓婆婆穿得乾爽,她省吃儉用,為婆婆多準備幾套衣服和被褥,經常拆洗替換;吃飯時,她甚至需要將婆婆抱起來靠在床頭,一口一口地喂……

榜样的力量·大英县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2)

如今,在社區的幫助下,李曉鳴當起了社區網格管理員,同時方便兼顧家庭。她每天清晨6點半時起床為婆婆端走床旁的尿盆,到衛生間倒掉,接著給婆婆穿衣、梳頭、擦臉、倒水吃藥;8點半按時到社區工作,中午下班後,匆忙回家做飯,喂母親吃過飯,若時間充足,還要給母親洗換洗衣服;下午回家後,又馬不停蹄給婆婆做晚飯,吃完飯,給婆婆擦洗、按摩,直到婆婆安然入睡。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對於這些年照顧癱瘓老人的事情,李曉鳴十分坦然。她說:“孝順,就看你有沒有這個心,當你用心去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好,孝就是順,就是要理解老人的想法,換位進行思考,想辦法滿足老人的要求和想法。”在她看來,母愛就像太陽對小草一樣無私地照耀,而小草就是竭盡全力去回報太陽,也是無法報答的。一個人的成長,父母親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愛,而當父母親老了,做兒女的就應當竭盡全力去回報他們。特別是那些身體不好、體弱多病的老人。目前,她唯一的想法就是讓婆婆吃得好一點,減輕老人的痛苦,讓老人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李曉鳴家庭特殊,數十年如一日照顧婆婆從無怨言,也從沒因婆婆癱瘓,照看婆婆而影響工作。她這種百善孝為先的精神,受到社區同事和周圍鄰居的一致好評。”朝陽社區工作人員如是說。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李曉鳴卻用她的一言一行向我們詮釋了“孝”在當今社會的真諦。作為一名普通老百姓,她用樸實無華、感人至深的行動,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社區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中華民族孝親養老的傳統美德。

榜样的力量·大英县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