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民歌是穿越時空的民族文化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壯大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歷史上因沒有自身文化而曇花一現的民族不可勝數。文化工程是涉及靈魂的民族工程,是一個民族屹立於世界的基礎,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值此文化工程陝北民歌博物館建成之際,敬獻此文。

陝北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雄渾蒼茫,廣袤無垠。厚重的黃土地養育了赤誠忠厚的人,粗獷豪放、熱情耿直的陝北人民創造了獨特的方言,而方言則是一個地方的名片和標誌。聲若洪鐘的陝北壯漢和溫婉智慧的陝北女子運用方言編織成灑脫的詞曲,傳承著經久不衰的黃土文化。宛轉悠揚,蕩氣迴腸,扣人心絃的陝北民歌正是這片廣闊的黃土地孕育出的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陝北民歌穿越古今,儲於民間,經由世代子孫口耳相傳,歷久彌新。質樸的歌詞和唯美的曲調是陝北人是對歷史的叩問,對現實的感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吶喊!

陝北民歌穿越時空。陝北民歌分為勞動號子、信天游和小調三類。勞動號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採石歌、吆牛歌和打場歌。信天游分為高腔和平腔。這些自成體裁又各具特點的傳統民歌,都從各方面反映了社會生活,唱出了陝北人民的苦樂和愛憎,並且每當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的改變的時候,民歌的內容和形式也隨著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反映在內容上表現在新的社會生活圖景和新的人物形象的創立,反映在體裁上則體現在給各種體裁賦予了新的意義。

陝北民歌由來已久,祈雨這一傳說商湯即興,《爾雅》中便有“甘雨以降,萬民以嘉”,《祈雨調》以“雩”之皇家禮儀定格傳承的《詩經》採風之風,至今在陝北活態存在。《樂府.詩集》收錄的《上郡歌》,記載:“大馮君野王,小馮君立,兄弟繼踵相因循,聰明賢知惠吏民,正如魯衛德化鈞,周公康叔猶二君”,這是漢朝時陝北的“《東方紅》”。東漢末年,蔡琰吟誦自己身世的《胡笳十八拍》,也是一首保存在古籍中具有鮮明的陝北民歌特徵。陝北民歌是人民的呼聲。過去被官府定為“闖賊”的李自成,陝北人引以為豪,一曲《米脂出了一個李自成》表達了得意之情。陝北民歌是政治的晴雨表。清朝年間的“回亂”,有“高大人領兵”唱到“大清家逼得民造反,還說回漢們有冤仇,漢殺回來回殺漢,大清家一邊裡享安然”,這是以陝北民歌方式記載了人民對一場民族戰爭的看法。“三邊教案”以歌為記,“張世昌、馮世耀,外國來了黃毛老道,引到他們家裡傳教”...... 等等這些代表作穿越時空流傳至今。

中國文化中心之變遷。民歌產生於人類聚居區域和文化中心。考古和相關研究表明,中華民族最早的文化中心在黃土高原。地質、地理學家指出,黃帝生活於新石器時代,黃陵地區共發現41處新石器遺址,尤其橋山及其周圍。石峁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代早期規模最大的城址,據考證,它是人類先祖黃帝的都城崑崙城,距今約4000年左右,它以“中國文明的前夜”入選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世界十大田野考古發現”以及“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隨著黃土高原氣候惡化,人們逐漸向東遷徙到自然條件更好的中原大地,上演了逐鹿中原。甲骨文證明夏朝和商朝中華文化中心在中原大地。中華始祖之一炎帝向南遷徙到關中盆地,其後代創造了發達的周文化,中華文化中心遷徙到關中盆地。至此之後,中華文化中心在關中和中原之間相互切換。

以陝北方言為主的古漢語延續。中華文化中心遷徙後,再沒有返回黃土高原,至此,黃土高原遺留的祖先們便世代延續著曾經的生活和語言。

插隊知青王克明的《聽見古代》是有力的佐證。他花費十年時間,翻閱了許多古籍,找出了陝北方言中遺存的古語來源。《聽見古代》記錄陝北特色口語詞彙有3900條,收錄詞語中,先秦兩漢南北朝用語佔31%,唐宋時期的佔34%,元代以來佔35%。每種方言裡都有古語,都有歷史的繼承。陝北農民何曾知曉,他們在閒話家常時,在嬉笑怒罵中,承載了一個民族的文化積澱。陝北民歌的價值正是由陝北農民質樸的心靈和原生態的陝北方言構建而成,它是由古漢語為載體的以歌聲為符號,譜唱出的天籟之音。

陝北民歌是《詩經》的延續。《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民間詩歌。陝北民歌是詩經的來源之一,而且還使得詩經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陝北是黃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洽川是黃土高原南塬,被吟誦歌唱的千古名篇《關雎》等佳作源於此地,詩經《風》、《雅》、《頌》中與洽川有關的詩多達三十篇,約佔《詩經》總數的百分之十。有被列為《詩經》第一篇在思想藝術上獨佔鰲頭的《關雎》,有傑出的敘事史詩《大明》,有歡快明朗、百讀不厭的《桃夭》,有開歷代懷人詩之先河的《卷耳》,有撲朔迷離、情景意象交融、令人如痴如醉的《蒹葭》,有反覆詠歎、一波三折的《麟之趾》、《螽斯》等等,這些都是《詩經》中最精粹的篇章。孔子去世後,子夏帶著《詩》、《春秋》等儒家經典,來到洽川,設教授徒,開始傳經。黃土高原不但是詩源,而且是《詩經》最早的傳播基地,也是陝北民歌產生和發展淵源,陝北民歌的“賦比興”的表現手法是《詩經》的延續。

勞動催生陝北民歌。古代陝北人正是在與特殊的自然環境生存有組織的鬥爭中產生了陝北民歌。人類為了抵禦其它動物的侵害,建設住房防禦領土城池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種地基處理技術——夯土。人們在打夯時發出的打夯號子,旋律明快、押韻、節拍規律、簡單明瞭,便於統一節奏,集中力量,使地基處理的更結實。這種打夯號子也呼喊了幾千年,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還能聽見。

古今愛情記錄。追求愛情是人類繁衍生息本能,而陝北民歌是陝北人追求愛情的重要載體,是愛情文化的不竭動力。陝北民歌中大量的廣為流傳的“酸曲”,就是樸實的陝北人對心上人愛意的表達和對美好愛情的記錄。

總之,陝北民歌是傳承民族文化的載體,它以音樂為符號,承載著陝北人世世代代悲苦酸甜的人生故事,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呼喚。這個聲音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穿越時空,歷久彌新,從未停止。陝北民歌博物館的建成是一項推動文化繁榮興盛的偉大工程,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不斷創新,努力為穿越時空的民族文化注入新鮮血液,讓陝北民歌彰顯時代風采,綻放永久魅力!(編輯:永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