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粽香

我的家鄉在陝北榆林,這是一座號稱“小北京”的古城。這裡南塔北臺、六樓騎街。南有巍峨古樸的凌宵塔,北有厚實雄壯的鎮北臺,老街(步行街)上有新樓、鼓樓、凱歌樓等六樓騎街。厚重的古城牆、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所有的這一切構成了一幅獨特的古城映像。

然而,端午節的古城,尤其是記憶中兒時的端午節,那滿城飄香的悠長,才真正將古城複製到原汁原味。

童年的粽香

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節日裡的孩子們是最快樂的。端午節下午放學回家,孩子們就興奮的不得了,以孩子幼小的心靈,尚不能深刻理解偉大的屈原同志,自然也沒有那麼多感慨!不管怎麼說,咱們老百姓今兒個要高興!因為今天有粽子吃。

吃過晚飯,孩子們用他們最大的耐心,看母親包粽子,粽葉和紅棗是洗淨的,糯米是早就泡好的。他們看著母親將粽葉一圈一圈的圈好,圈成一個個圓椎體,裝上糯米、紅棗,包住、紮緊。雪白的糯米、紅瑪瑙似的棗子、翠綠的粽葉,看著母親一個個的包粽子,他們專注的表情像是在欣賞一個個藝術品。

童年的粽香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春鍋的大鍋裡煮。那個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夏天家裡做飯熱,每家就在外面自家門前砌一個鍋臺,叫春鍋,這樣做飯涼快些。

夜幕降臨,深黑深黑的天空,繁星點點,一輪彎彎的新月像孩子們的笑臉。此時,家家的爐火彤紅,四合院裡已飄起了粽子的香味……

孩子們興奮的不知該如何表達他們的喜悅,映著這爐火的亮光,聞著這滿院的粽香,他們玩耍著、嬉戲著。在院子裡四處捉米藏、做遊戲、一起唱兒歌……

童年的粽香

就這樣,院和院相連接,粽香和粽香相連接,歡笑聲和歡笑聲相連接……

整個古城歡聲笑語、飄香綿綿。

遙遠的天空,有一輪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有一個個飄香的小院,小院裡的孩子們還在唱著那古老的歌謠,歌聲隨著五月溫潤的晚風,飄香到孩子們遙遠的夢中……(文:李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