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山涧小路,吊已逝世人


探山涧小路,吊已逝世人

咋天, 我和朋友一道相约去门头沟戒台寺,因为不识路,我们误进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

这条小路大概很少有人来过,路面狭窄,路两旁都是高高低低的灌木,我们时不时需要用木棍挑开树枝前行,以免被灌木上的小刺刺伤。虽然路不是太好走,不过却是这里的风景独好。这是一片茂密的林子,树不是很高,但树木分布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遮天蔽日,各种林木黄绿相间,层次分明。树林里各种鸟鸣悦耳动听,却更衬脱出山谷的寂静。

崎岖的山路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我们俩人在行进,草丛中突然扑出一只灰色的野鸡,从我们头上掠过,把我们俩人吓得大叫。虽是初秋,因为不见阳光的缘故,林子里的气温比外面低几度,一阵阵秋风吹过,感觉有点冷飕飕的。

探山涧小路,吊已逝世人

林子里满地都是风吹落的厚厚的褐色的树叶,其中还散落了好多杏和核桃。杏和核桃都有些发黑,估计不是今年落下的,看来这里所有的东西都是自生自灭,一切来源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

本来我们是想沿着这条路去戒台寺,可我们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上山的路了,好象是到了路的尽头,所以我们又只好原路返回,虽然没有到达目的地,但我和朋友却一点也不后悔走这条路,本来我们出来玩也没有太确定的目标,只希望到郊外赏秋,旅行的目的不在于终点,而在于过程。

探山涧小路,吊已逝世人

一路上我们欣赏了最原始自然的美景,更为惊喜的我们还发现这里有好多难得寻见的野小蒜,我小时在家乡里最喜欢挖野小蒜和摘耳根(鱼腥草),野小蒜炒鸡蛋和凉拌都很好吃,我们俩一路游玩一路扯野小蒜,还拍了好多照片,最后扯了一大包野小蒜满载而归。

下了山后我们又漫步到了万佛华侨公墓,这是一个开放漂亮的公墓,挺拨的翠竹郁郁葱葱,火红的爬山虎缀满路旁的山崖,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仿佛是在绽放秋日最后的美丽。沿着上山的路拾步而行,看到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矗立着一排排墓碑,有好多人都趁着国庆期间前来公墓祭祀亲人。

探山涧小路,吊已逝世人

我是第一次到陵园,也是第一次去墓地里凭吊逝者,有好奇有敬畏。这里的墓碑有汉白玉,有黑色的大理石,也有普通完整的一块大石头。有的墓碑上还镶嵌着死者生前的照片,大部分都是慈祥的老人,有好多都是夫妻合墓,他们都面带微笑地望着世人。

我在墓地里一点也不害怕,心里很平静,我细细的看了好多墓志铭,墓碑上短短的几十上百字浓缩了死者一生的经历,长眠于此地的有好多经历不平凡的人:有二三十年代就参加革命驰骋沙场的老红军;有毕业于名牌大学为新中国科技做出卓越贡献的老科学家;有担任过国家重要职务呕心沥血的老干部。

在墓地里我还看到一张年纪的面孔,这是父母为他们死去的女儿立的墓碑,照片的女孩年轻美丽,不知什么原因只有26岁生命就戛然而止,父母在她的墓碑旁边安放两个漂亮的男孩女孩雕像,大概是怕女儿在另一个世界孤单,所以给她找了同伴,白发人送黑发人不知父母是怎样的悲哀。

探山涧小路,吊已逝世人

印象最深刻的墓志铭是一个死者生前为自己写的,大致意思是:我是一个最幸运的人,因为我这一生遇到最好的父母最好的丈夫最好的儿女,他们给了全部的爱。我生活幸福,工作愉快,我幸运的来到这个世界,我满足的离开这个世界。死者是一名医生,照片上她浅笑盈盈,表情宁静幸福。旁边长眠着她的丈夫,他们是同济大学的同学,又同是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医生,两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分别都荣获了五一劳动奖章和医学界的好多奖项。生前他们琴瑟和谐、比翼齐飞,死后他们相依相偎,永不分离,他们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生和死只有一步之隔,死亡只是人生另外一次长途旅行的开始。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人活着的时候看清名利,看清得失,看清荣辱,活得坦然,活得自在。活着的时候珍惜生命,珍爱亲人朋友,享受幸福,也就算不枉来人世潇洒走一回。

探山涧小路,吊已逝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