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減持戴姆勒股份“鬧劇”落定,是涼涼還是暖暖?

從2010年全資收購沃爾沃汽車到2017年1月收購沃爾沃集團80%股份;從收購馬來西亞寶騰汽車49%股份並獲得寶騰汽車子公司英國蓮花汽車超過50%以上股份到收購美國太飛力汽車公司,再到2018年2月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稱“戴姆勒”)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吉利集團走的每一步都在貫徹李書福提出的戰略思考“21世紀汽車行業公司不能單打獨鬥,必須刷新思維方式,與朋友和夥伴聯合,通過協同與分享來佔領技術技術制高點。”

在適合自身的發展戰略指引之下,吉利成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龍頭企業,乃至在世界開始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然而,正因為吉利是一家紅透半邊天的企業,這家公司也成為好事者用來“博眼球”的最佳標的。

謠言、誤讀一浪高過一浪

“吉利因戴姆勒股票暴跌出售一半所持有的戴姆勒股份”一出,業界頃刻一陣喧譁。

此後,吉利集團如例行公事般在其官網發佈闢謠聲明,聲明稱“作為戴姆勒的長期戰略投資者和單一最大股東,吉利控股沒有減持戴姆勒股份的計劃,所持有的戴姆勒股份不變。”


吉利減持戴姆勒股份“鬧劇”落定,是涼涼還是暖暖?


遙想2018年2月吉利購入戴姆勒股票之時,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能夠入股戴姆勒,我感到非常榮幸。很高興能在戴姆勒未來發展道路上伴隨其成長,助力其成為電動出行和線上技術服務領域的佼佼者”。與此同時,吉利集團還承諾將長期持有戴姆勒股份。

2018年10月24日,戴姆勒出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管理的吉利集團(新業務)有限公司宣佈,雙方將在華組建合資公司,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該合資公司總部將設在杭州,雙方持股比例為50:50。計劃在中國的部分城市提供高端專車出行服務,使用高端車型將包括但不限於梅賽德斯-奔馳品牌。初期車型包括梅賽德斯-奔馳S級車、E級車、V級豪華多功能車以及梅賽德斯-邁巴赫轎車,未來也將使用吉利集團旗下高端純電動車型。

如今,吉利入股戴姆勒後雙方的實質性合作才剛剛起步,而吉利入股戴姆勒並非財務投資也尚未滿週歲,試問吉利又怎麼會在此時僅僅因為戴勒姆股價下跌而主動減持其股份呢?

不過對於“好事者”來說這些都不是事,在吉利發表上文提及的闢謠聲明之後某自媒體發表了一篇題為《2019第一個黑天鵝——被投行忽悠高位接盤的吉利要爆倉了》(下稱《吉利爆倉》)的文章,這篇文章由於事關吉利又有“黑天鵝”、“忽悠”、“爆倉”等吸睛的字眼,很快就成為一篇閱讀量10萬+的爆款。

根據智通財經APP的瞭解,這篇文章之所以稱吉利“接盤戴姆勒爆倉”,其出發點主要有四個。其一是獲悉了吉利減持戴姆勒股價的謠言,其二是戴姆勒股價在吉利入股之後大幅下挫;其三是源於某學生投資組織(Bocconi Student Investment Club)關於吉利投資戴姆勒的文件;其四則是猜測吉利收購戴勒姆股權動用了高槓杆這是導致吉利爆倉的根本原因。


吉利減持戴姆勒股份“鬧劇”落定,是涼涼還是暖暖?


根據智通財經APP的瞭解,2018年吉利收購戴姆勒股權之初,吉利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CFO李東輝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稱,按照2018年2月23號戴姆勒收市時的股票價格,吉利持股價值大約是90億美元。但實際上此次收購將通過吉利海外子公司在境外通過債權、股權和金融產品的安排等一系列的方式來進行資金安排,需要動用的資金是非常有限的。資金的來源是境外,所以不需要動用中國境內的資金。

吉利持股戴姆勒股權價值巨大但動用的資金“非常有限”,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便是吉利動用了槓桿高槓杆的金融工具——期權。

據《吉利爆倉》文章中的原文:“期權是公認的高槓杆和極高風險的投資工具。在吉利收購Daimler的方案中,同時涉及看漲期權(call)和看跌期權(put)兩種產品,且一個做多、一個做空,這樣這套方案自身便帶有了極高的槓桿率。言下之意只要Daimler的股價下跌超過一定範圍,吉利所面對的就是極其危險的處境 ——爆倉!

從現在Geely開始大規模減持Daimler來看,很可能是已經接到了’補保’(即margin call)的要求,或者是實質上已爆倉,惜哉。

而此次Geely的交易所涉及的Collar(領式交易),很多人會覺得陌生。其實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剛剛過去的12月底,我們的石油三巨頭之一“中石化”炒原油鉅虧,就是拜這個“領式交易”所賜。看來Geely並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不過在智通財經APP看來《吉利爆倉》文章僅僅看到期權的高槓杆屬性,卻忽視了期權的避險功能。

1月13日,吉利集團證實,集團併購戴姆勒時使用了“領子期權”的策略。同時,該併購案例是迄今為止運用領子期權針對單一股票併購規模最大的交易。期權產品的保險功能及期權策略的靈活性、多樣性,保證了整個併購過程平穩順暢。併購期內,戴姆勒股價上下振幅超過20%,如若不使用期權,勢必導致併購行為虧損。通過使用並不複雜的期權策略,吉利集團有效地控制了股價波動風險,保障了長達一年多的股權收購計劃平穩落地。

吉利集團的回應進一步證實吉利減持戴姆勒股票純屬子虛烏有,也證明了吉利集團所持戴姆勒股份並無爆倉風險。這其中,領子期權擔綱了“化腐朽為神奇”的角色,那麼領子期權到底是什麼樣一種金融工具呢?

被“妖魔化”的領子期權

根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吉利入股戴姆勒使用的“領子期權交易”(Collar Trade),是一種在保有標的資產的情況下,買入保護性期權、賣出備兌期權交易策略,該策略是海外市場上常見的對沖策略。

領子期權的策略並不複雜,以吉利持股戴姆勒為例,在吉利持有大量戴姆勒股份(現貨)的前提下,買入下方認沽期權鎖定戴姆勒股價下跌的風險這相當於上了一道保險。在上完“保險”之後,同時用賣出上方認購期權降低保險成本,這樣的操作即為為期權領子交易,其作用是同時鎖定受益和風險。


吉利減持戴姆勒股份“鬧劇”落定,是涼涼還是暖暖?


領子期權盈虧模型

具體來說,吉利在入股戴姆勒之後,戴姆勒股價出現大幅下跌。如果股價下行到領子期權中認沽期權的行權價以下,吉利可以在到期日前以認沽行權價賣出持有的戴姆勒股份從而獲利。如果戴姆勒股價沒有下跌到領子期權中認沽期權的行權價以下,此時吉利持股會有浮虧,但下方買入的認沽期權以及上方賣出的認購期權會有浮盈,可以抵消一部分浮虧。

在這種持倉結構中,吉利持有的戴姆勒股份,其本身相當於備兌證券也就是擔保品,因此不存在追加額外保證金的風險,也就不存在爆倉的說法,

2019吉利、戴姆勒合作看點足

總而言之,關於吉利減持戴姆勒的傳聞已經告一段落,展望未來關心兩大車企之間的合作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才是最重要的。

在智通財經APP看來,2019年吉利和戴姆勒之間的合作可以關注互聯網汽車、電動化技術及共享出行三方面的協同。

據瞭解,戴姆勒的CASE戰略包括電動化、互聯網、自動化、共享。在電動化方面戴姆勒曾計劃在5年內投資100億歐元推出10款純電動汽車。預計到2025年,梅賽德斯-奔馳電動車銷售佔比將超過25%。沃爾沃的目標是2019年全面生產電動汽車,2025年銷量達到100萬輛。吉利品牌從2019年開始幾乎所有燃油車都將推出新能源版本。早在2017年就有傳言稱,雙方計劃在武漢建立電動汽車合資公司,2019年雙方是否會合資建廠無疑會是一大看點。

其次,在互聯網汽車領域,吉利和戴姆勒同樣存在契合點,戴姆勒擁有全球最大高精地圖服務商HERE股權,而高精地圖是實現高級輔助駕駛和無人駕駛的關鍵技術基礎。戴姆勒與博世共同開發城市環境無人駕駛汽車。預計在2020年實現所有卡車半自動駕駛。沃爾沃在汽車安全和無人駕駛技術領域領先,並將向Uber大量供應無人駕駛汽車。

最後,雙方在共享出行領域的合作不必贅述,前文已經提及雙方於2018年10月宣佈將組建合資公司提供專車出行服務。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戴姆勒分時租賃品牌即行(Car2go) 全球擁有百萬級的用戶。而吉利擁有新能源汽車共享出行服務平臺曹操專車,2018年已經覆蓋全國30個城市,投放新能源專車3.1萬臺; 2018年,曹操專車註冊用戶量突破2000萬,累計服務1.2億人次,吉利汽車(00175)在技術和品牌兩方面有望長期受惠協同效應。

在未來前行的道路上吉利也許還會流言相隨,但有理由相信那都不是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