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育豬舍管理是個難題,既要通風還要保溫,這可如何是好?

對於規模化、機械化的養殖場來說,大部分的豬舍環境是密閉恆溫的,依靠環境控制系統可以很輕鬆的給保育豬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但對於很多家庭農場或環境控制裝置不夠完善的豬場來說,在冬季如何做好溫度與通風的相互平衡,是每一個養豬人關心的話題。冬季來臨,溫度是首要考慮因素。在保證合適的溫度下,更重要的是不能有大的晝夜溫差變化(<5℃)。供暖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地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接受,地面適宜溫度範圍23-26℃,以豬隻躺臥舒適為宜。同時為避免過分乾燥導致豬隻呼吸道疾病,可在過道上定期灑水,保證溼度65%-75%。

冬季保育豬舍管理是個難題,既要通風還要保溫,這可如何是好?

若使用保溫燈取暖,需要注意保溫燈的懸掛高度,並依據豬隻的不同躺臥姿勢調節。
冬季保育豬舍管理是個難題,既要通風還要保溫,這可如何是好?

若使用煤爐保溫需要注意通風,防止有害氣體濃度過高。在沒有儀器測量的情況下可根據人的感官粗略調整:如果人在豬舍裡待5分鐘就想出去,說明豬舍空氣質量差,需要加強通風。
冬季保育豬舍管理是個難題,既要通風還要保溫,這可如何是好?

若在溫度和通風無法協調時,在要求的溫度適宜範圍內,筆者傾向於犧牲一定的溫度來保證通風。因為通風不足的危害要比低溫更嚴重。特殊護理欄的設置:養殖過程中出現的掉隊豬需要額外的護理和保溫措施,可以多懸掛一個保溫燈,加橡膠墊板或木墊板,設置與舍中最溫暖的地方,提供額外的溫水溼拌料。保育後期適當降溫以提前適應育肥溫度,但不可突降。一般一週降1℃即可。另外需要時刻防止賊風的入侵,水管用保溫棉包裹,防止凍裂。

最後筆者以最近遇到的一個案例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啟發。

某豬場樓房式保育,配備36英寸風機、煤爐、保溫燈,地暖剛投入使用。每一層的棟舍之間有窗戶互通,於生物安全有較大風險。此前完全由樓房兩側的窗戶對流通風,夜晚風力較強,冷風對豬隻影響較大。採取筆者建議後:1、改由地暖主導供熱,根據豬隻大小和環境溫度酌情使用保溫燈和煤爐以節約供暖成本。2、改由走廊的窗戶縱向通風,棟舍之間窗戶關閉,由於沒有變頻調速風機,計算豬群通風需求量後,設置現有風機每隔5分鐘運轉1分鐘,將風機遮擋一半。這樣可以讓空氣經由過道的緩衝和升溫再進入豬舍,既能保證溫度又可以兼顧通風。
冬季保育豬舍管理是個難題,既要通風還要保溫,這可如何是好?

最後提醒北方的養豬朋友,如果新建保育育肥舍,最好安裝變頻調速風機和通風小窗,以便在冬季保證舒適的養殖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