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斷奶是個大坎,需要加強斷奶管理,減少仔豬斷奶應激!

保育舍的主要任務是讓斷奶仔豬平穩過渡斷奶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比如定點採食、定點睡覺和定點排洩,並且保持較理想的生長速度和低的死淘率。其中如何平穩過渡斷奶期,尤為關鍵。這裡我們就一起探討下如何做好保育舍的早期規範。

仔豬斷奶是個大坎,需要加強斷奶管理,減少仔豬斷奶應激!

由於斷奶,失去了母豬的庇護和口糧,再加上運輸、分欄、合群等行為干擾,斷奶仔豬處於動盪的應激狀態。3周齡斷奶時,消化系統等均沒有發育完善,斷奶後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適應。而斷奶期的應激恰好阻礙了消化和吸收系統的發育和運轉,因此斷奶前幾天的飼養管理至關重要。

仔豬斷奶是個大坎,需要加強斷奶管理,減少仔豬斷奶應激!

飲水

斷奶仔豬轉到保育舍,不管距離遠近,對它們來說都是一場長途跋涉。就像我們長途跋涉後,又渴又累。所以應該讓斷奶仔豬先喝到水,而且要求很容易就能喝到水。一般我們可以準備小料盤裝滿加了多維的水,或者在欄內安裝碗式飲水器,因為碗式飲水器非常適合保育豬隻飲水,再就是把飲水器簡單處理下,讓其進豬第一天長流水,這樣仔豬就能很容易發現飲水器,還能喝到水。

仔豬斷奶是個大坎,需要加強斷奶管理,減少仔豬斷奶應激!

休息

斷奶仔豬喝到水後,不急於讓其馬上採食飼料,應該讓其充分休息,恢復體力,這也是為了降低轉群應激帶來不好的影響。

仔豬斷奶是個大坎,需要加強斷奶管理,減少仔豬斷奶應激!

採食

待仔豬休息夠了,一般來說3-4小時即可,就可以採食了,所以要求一般在上午九點前就要完成轉群的操作,才能在這一天剩餘時間裡照顧仔豬多一些。飼餵時在淺食盆和料槽內都放入開食料,並召喚仔豬來吃,我們可以敲擊料槽,形成條件反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喂料要少喂多餐,用新鮮的料刺激仔豬採食,喂料量要按每欄仔豬頭數供給。每2小時進行一次刺激採食,在採食時要及時關注那些有問題的仔豬,標記並放到特殊護理欄進行照顧,增加成活幾率。

仔豬斷奶是個大坎,需要加強斷奶管理,減少仔豬斷奶應激!

定位

在保育早期規範裡,三點定位很重要,因為前幾天對仔豬行為的規範效果好壞,直接影響接下來整個保育期的環境衛生和飼養成績,所以要做好定位工作。我們常見的方法有料定位,水定位、玩具定位,糞便定位,夜間定位,不管什麼方法,都需要飼養員和技術人多用心,及時跟蹤效果,及時調整。

仔豬斷奶是個大坎,需要加強斷奶管理,減少仔豬斷奶應激!

環境

因仔豬換飼養環境及離開母豬產生應激,所以保育舍內的環境控制要達到仔豬的每個飼養階段要求,在保育舍所用設施及控制方法如下:

飼養第一週:

保溫方面:舍內溫度如果低於30℃,要開保溫燈,然後每週下降溫度1℃,保溫燈要開到斷奶後3周。南北方環境的不同,可以根據外部環境溫度靈活調整。

舍內換氣及水簾片降溫方面:舍內溫度低於30℃,要常開25%風扇,溫度高於30℃,慢慢按比例增加風扇的運轉數量。溫度超過36℃需要開啟水簾。

第二週到第七週

按每階段飼養所需要溫度及空氣循環調整保溫燈、風扇及其水簾,平時保溫燈開到斷奶後第三週

保育舍內的環境是否適合仔豬的需要,也要看仔豬表現,舒服時仔豬攤開、側臥的姿勢、反應靈敏活潑;如果溫度過低,仔豬會臥堆或臥在腿上減少接地面積或靠近欄杆,冷的發抖;如果溫度過高,仔豬分開臥、喘氣、玩水、豬舍地面潮溼、豬身上很髒等等。

仔豬斷奶是個大坎,需要加強斷奶管理,減少仔豬斷奶應激!

縱觀整個保育期飼養,只要把保育前期的根基做好,後面的問題就會少的很多,飼養很輕鬆,成績也會很不錯,所以我們做到以上幾點,養好保育豬也就不是難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