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為什麼要吸毒?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明星吸毒的事件爆出。明星為什麼要吸毒?

明星為什麼要吸毒?

其實你把明星兩個字去掉,普通人也會吸毒,只是你沒關注而已。

根據國家禁毒委員會《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截至2017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55.3萬名,同比增長1.9%。其中,18歲至35歲141.9萬名,佔55.6%;36歲至59歲109.9萬名,佔43%。

現有吸毒人數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8%。也就是每1000個人裡大概會有兩個人吸毒。這個比例和詐騙電話0.10%的成功率差不多。你可以這樣理解,騙子給人打電話,平均每打1000個人,會碰到一個吸毒的。

我記得在小學的時候,就會有禁毒教育。老師帶著我們去參觀禁毒教育展,給我們看吸毒家破人亡的案例。那些因為吸毒造成身體損傷的圖片,損壞的臟器,非常恐怖。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有一個人為了勸自己心愛的人戒毒,以為自己很有意志力,試圖主動吸毒然後陪著對方一起戒毒。結果自己吸毒以後,也戒不掉了。那個時候我就明白,所謂的意志力都是有前提的,比如依靠人腦的正常運行機制,而毒品直接把這個前提打破,破壞大腦的結構,就根本無法憑自己一廂情願的意志力來戒斷了。

既然吸毒危害如此之大,為什麼還是會有人做?尤其是對明星而言,不僅是個人的行為,而且還會有公眾效應。

人是非理性的動物。當我們談論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會非常的理性,但是當我們實際身處其中的時候,卻會做出相反的行為。

我們都知道做事不能拖延,但是知道的人最後仍然還是拖延了。

我們都知道多讀書很重要,但是我們的身體卻離不開手機。

我們知道熬夜傷害身體,但是一到凌晨,還是下不了線。

我們在某個情緒狀態中,那個當下的狀態,更會決定我們怎麼做。而這是其他人往往無法輕易理解的。

一個學渣無法理解學霸考試完以後,連聲考砸了的嘆息,對學霸來說,錯一道題就是掛了,但是學渣會認為,只要及格,就是考得好。

所以學渣會很理性地認為,學霸只是在裝逼。但是學霸真心認為,自己並沒有發揮好,因為學霸認為自己不應該做錯這道題。

這就是認知不對等。但是社會大眾往往不會思考這種不對等,大眾更喜歡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發表意見,比如認為學霸很虛偽。於是,不同的群體之間的間隙,就這樣形成了。

所以當你看到明星吸毒的時候,如果你只是和大家一起罵罵明星有多傻多壞,明星沒有榜樣作用,明星沒有擔當,或者稱讚一下朝陽群眾,這就是叫隨波逐流。隨波逐流很輕鬆的,因為你也不太容易顯得不正確。

我反而認為,普通人吸毒和明星吸毒,儘管看上去會有不同,但是實質上並無二異。只不過明星家底可能更殷實一些,能買得起更多的毒品,吸食的環境更好一些。

思考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明星第一次吸毒是什麼時候?

第一次吸毒周邊都會有誰?

毒品是誰提供的?

第一次吸毒以後被周圍的人發現,明星是什麼處理方式?

如果繼續吸,後續的毒品是如何供應的?

除了明星吸毒,明星的朋友裡會有多少人也吸毒?

在明星與朋友的通信行為中,會有哪些涉及到與毒品有關?

在明星最後被發現吸毒事件公佈前,明星已經吸毒多長時間?

……

當你看到一件事情通過公開渠道傳播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你要知道這只是一次湧現出的結果而已。

你需要看到湧現前的事件,而不是隻是看到事件發生後給你的情緒與衝擊。

你也許會想,明星有錢,有美好的生活,完全沒有必要吸毒。但是一個人要吸毒的時候,這些並不是核心要素。

當你有錢,有影響力,甚至不用上班的時候,你並不會認為這些是值得自己珍惜的。當一個人成為了明星,就已經遠離了普通白領的生活,也就是遠離了普通人那種標準生活的模式。也許你會羨慕這樣自由的生活,但是明星已經習慣。

相反,明星可能會認為這些很乏味,要尋找更加強大的刺激。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老大哥給處在迷茫中的明星一些指點,沾沾毒,讓明星有不同的人生體驗,就走上了不歸路。

在面對人生重大挑戰的時候,外物並不會決定我們能否勝任,精神力量反而是更關鍵的要素。如果你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即使是貧窮潦倒,也能逆勢崛起;如果你沒有精神力量,給你十座金山,你也可能鋃鐺入獄。

精神力量讓我們守住自己的邊界,而

邊界是保護我們在時間中穿行的重要武器。這和我們的身份無關,只和我們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有關。

有的人會認為自己的生活困境,是沒有錢造成的,但是他忽略了以下情況。

如果你年收入不到5萬,那些現金貸的誘惑會把你捲入無底深淵。

如是你年入100萬以下,股票、P2P的高收益噱頭,會讓你血本無歸。

如果你年入1000萬級別,那私募基金清盤會讓你的資產折半。

如果你家產上億,那可能信託不給力,把你坑得家破人亡。

如果你成功地避開了以上坑,那你的孩子吸毒,可能會敗壞你的家業。

……

發現沒有,不管你在人生哪個階段,總會有對應階段的挑戰。前一個階段的挑戰在後一個階段可能根本不是問題,後一個階段的風險,可能在前一階段根本無法承受。

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因為羨慕其他人而忘記自己現在的樣子,也許你和其他人,根本不在一個階段。所以我不會去羨慕那些標榜財富自由的人,這只是一種社會傳媒的洗腦。到他們這個層面,不會操心你現在沒錢的問題,但是他們會操心他們自己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賺錢永遠都是副業,人生的主業是精神世界的建設,以及精神世界的外化。

不管是誰,只要沒有處理好當前階段的問題,都會從人生的獨木橋上重重摔下。那些爬得高的人,會摔得更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