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老師也“diss豬”了?那是因為你沒聽懂他在說什麼

12月1日,馬雲老師在浙商總會上談到曾經的"風口論"時表示,風過去了,摔死的都是豬。很多小公司僅憑几個員工、幾個故事就得到了幾十億美金的估值,這並不是好的現象。現在很少有公司能夠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因為很多人永遠只相信賭博和all in。

馬雲老師也“diss豬”了?那是因為你沒聽懂他在說什麼

馬雲老師的講話總是能撩撥到當今商業社會的G點。果然,馬雲老師這段話流出之後在網上又掀起了熱烈討論。我看了這則新聞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對於豬來說,這一年可真稱得上是"流年不利"。前幾個月,一場非洲豬瘟讓我國北方地區多個地方的豬都"慘遭滅門",這到了年終歲尾又被馬老師搬出來做比喻而被diss,唉,豬究竟做錯了什麼?

馬雲老師也“diss豬”了?那是因為你沒聽懂他在說什麼

玩笑歸玩笑,說回正題。自從雷軍提出"風口上的豬"這個理論之後,"會飛的豬"到底存在與否就成了互聯網領域被熱烈討論的話題。早在2015年9月份,電商領域的另一位大佬劉強東就已經開始 "diss豬"了:

互聯網領域有個很普遍的說法,風來了,豬都會飛。我認為如果你是一頭豬的話,就兩種選擇,第一個選擇你使勁吃,使勁睡,抓緊最後的日子,享享福得了。第二條路,你就每天少吃,多走路,鍛鍊身體,把自己弄瘦一點兒,讓養你的人晚殺你幾天,你幹嘛非要飛起來?豬飛起來有什麼結果?你是頭豬,飛到天上去,是瘋狂了十幾秒,但摔下來死得更快。

馬雲老師也“diss豬”了?那是因為你沒聽懂他在說什麼

直到今天,我聽了一下馬雲老師的講話錄音,我不禁感慨:媒體還是總想搞一個大新聞,因為馬雲老師的發言中間還有一句話,可是我在許多文字報道中卻並沒有看到這句話:

……就得到了幾十億美金的估值,你就知道我們進入了跨度時期,你就會應該為此做準備,當自己的企業把自己80%的資產質押出去,拿錢去做與自己主業不一樣的東西的時候,你就要想到你的問題已經開始了。現在很少有公司能夠越做越大……

明明是一段"反冒進"的言論,卻硬生生的被轉述成了批判"浮誇風"。這段話的意思並不是在批判那些"僅憑几個員工、幾個故事就得到了幾十億美金的估值"的小公司,而是在說那些拿企業多數資產去"不務正業"的公司。所以說馬雲老師的意思是這樣:企業需要專注於自己的主營領域,不要三心二意,要細水長流做得長遠,不能一次豪賭毀了明天。說到底還是一個企業家的專注力和格局的問題。

馬雲老師也“diss豬”了?那是因為你沒聽懂他在說什麼

當今社會,馬雲的話總是被各色人等以各種目的截取出來說事兒,好多人總是張口馬雲,閉口馬化騰,根本不管自己所處的環境如何。許多人不知道,即使馬雲老師在創業初期面對蔡崇信這樣年薪70萬美元的大咖加入時,也是一臉懵逼,那你能說那時的馬雲沒有格局嗎?

曾有人說"內涵這個東西就像內褲,你應該有,但是不能逢人就證明你有。"其實格局也是類似的東西,格局就像屠龍術,你得到了一定階段再顯示你有,在起步階段就空談格局的都是扯淡。這就好比如果我跟樓下炸油條的二哥說:你不能這麼傻幹,你得有開闊的格局,你得運用互聯網思維去運營你這個油條攤,否則你是沒有前途的,是一定要被時代所淘汰的!我想,二哥聽了之後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拿炸油條的筷子捅我!

俗話說"站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再遠大的格局你也得腳踏實地,也得分析身邊的環境,然後一步一步做起。關於“格局”這個概念,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