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再見了舊時光

也逐漸步入了懷舊的年紀

常常在看到一些跟以前有關的

照片或者物件時

會想起童年很多的人和事兒

那些晚上搬著小板凳兒

跟著爺爺看露天電影的日子

那些蒐羅家裡的瓶瓶罐罐

去跟雜貨郎換零食吃的日子

那些舀了家裡一碗玉米

跑去爆爆米花的日子

……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

像賣雜貨、爆爆米花

這些老行當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童年記憶中的場景

便也永遠地定格在了時光中

以至於很多的90後00後不太理解:

提起正在消失的老行當

為什麼這些“老”人們會感慨萬千

甚至淚目?

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10個

正在或者已經消失的老行當

相信經歷過的人在這些行當背後

都能看到自己童年或年輕時的影子

拉大鋸

01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拉大鋸,扯大鋸,姥姥門口唱大戲。接閨女,請女婿,小外孫子兒也要去,剩下大外孫不讓去,大外孫不願意,氣得大外孫放仨屁。”小時候一直以為這只是一首歌謠,其實拉大鋸是一種職業。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拉大鋸,說白了就是木匠學徒,每個木匠學徒的時候都會從拉大鋸開始幹起,三年學徒兩年效力,得先給師傅鋸三年木頭才能開始正式學手藝。

02

收頭髮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收頭髮,收長頭髮,收大長頭髮,誰家有長頭髮~”熟悉的吆喝聲又來了~過去,越長越粗越黑的頭髮賣的越貴,賣了頭髮得來的就是自己的零花錢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但是賣頭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女孩子愛美,喜歡留長頭髮,梳個大長辮子,但是,很難打理,也很珍貴,因為要一剪子齊根剪掉,所以剪完了髮型什麼的就不用想了,醜她個十天半個月那是必然的,所以凡是家長逼著剪頭髮的女娃一般都是要大哭一場的。沒哭的,算你堅強!

磨剪子戧菜刀

03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許多年前“磨剪子戧菜刀”的手藝人經常都是走街串巷的,託著長音吆喝“磨剪子喲,戧菜刀咯”,這個吆喝聲還被演員黃渤唱進了歌裡,當時還有很多年輕人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磨剪子的人經常是一條腿往前伸,一條腿蹬著用勁,弓著腰,手裡拿著剪子或者菜刀,眼睛炯炯有神的看著,生怕出一點岔子。而且每每磨完一個剪子,或者戧好一個菜刀,都會讓顧主試試效果。每次把鈍了的刀剪交給手藝人們,就會變得很鋒利,很好用,過年切肉簡直是嚓嚓嚓。

04

彈棉花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彈棉花是一種老手藝了,最初都是一彎彈弓、一張磨盤、一個彈花棰和一條牽紗篾。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過去彈棉花的匠人走街串巷攬活,一聽到清脆嘹亮的吆喝響徹在大街小巷,很快就有婦女衝出門叫喊:“等會兒等會兒,彈棉花的!”現在機器代替了手工,彈棉花的職業和鋪子依舊有,只是無關技藝,而老式木質彈工恐怕要在博物館看了吧。

爆爆米花

05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說到爆米花,想必又能勾起無數人的美好童年回憶。在過去,爆爆米花的人一般都會早早選擇了一塊空地,安營紮寨——安風箱、生爐火、架爆米鍋……一個土製爆米花的攤點很快搭成。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吱吱”聲中,手搖風箱吹出呼呼爐火,不過一會兒,師傅就會大喊一聲,“放炮啦!”小孩子就會趕緊捂住耳朵,那也擋不住那聲巨響,不得不說,爆米花是真香啊!如今老式的爆米花機已越來越難見到,要想吃到正宗的老式爆米花可不是那麼容易了。

06

縛笤帚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小時候家裡的清潔工具記得嗎?純手工製作的縛笤帚,純天然,無公害的材料,傳統手藝扎的笤帚結實、耐用、實惠,長期以來深受民眾青睞。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一捆糜,一團繩,一門傳承,可能因為太普通看,沒人會把它當做寶貝,最終隨著時間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打蜂窩煤

07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蜂窩煤、煤爐、小火鉗……還記得小時候把剛做好的煤炭弄個稀爛,然後被媽媽打嗎?還記得冬天輪流往教室帶蜂窩煤取暖的事情嗎?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打蜂窩煤是一份“黑暗”的老行當,每天起早貪黑一天下來,渾身上下黑乎乎髒兮兮而且累到不願說話 。早先有很多的送煤工蜂窩煤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很是壯觀。而現在隨著電器化的普及,它已消失不見......

08

打鐵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打鐵是一種原始的鍛造工藝,盛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的農村。這種工藝,雖然原始,但很實用;雖然簡單,但並不易學。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打鐵鋪也稱“鐵匠爐”。所謂“鋪”只是一間破房子,屋子正中放個大火爐,爐邊架一風箱,風箱一拉,風進火爐,爐膛內火苗直躥。要鍛打的鐵器先在火爐中燒紅,然後移到大鐵墩上,由師傅掌主錘,下手握大錘進行鍛打。上手經驗豐富,右手握小錘,左手握鐵鉗,在鍛打過程中,上手要憑目測不斷翻動鐵料,使之能將方鐵打成圓鐵棒或將粗鐵棍打成細長鐵棍。可以說在老鐵匠手中,堅硬的鐵塊變方、圓、長、扁、尖均可。鐵器成品有與傳統生產方式相配套的有農具,如犁、耙、鋤、鎬、鐮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鍋鏟、刨刀、剪刀等,此外還有如門環、泡釘、門插等。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眉戶戲《十二把鐮刀》裡面就有這樣的場景。

09

賣貨郎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貨郎的歷史,幾乎是與封閉的經濟和交通相伴的。現在,也只有在山區崎嶇的羊腸小道上,還偶爾可以聽到貨郎縹緲的鈴鐺聲。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貨郎們經常是轉著撥浪鼓喊著“賣雜貨咧,賣雜貨咧”…聽到這樣的吆喝聲,小孩子、姑娘漢子們放下手裡的活兒,回家拿錢的拿錢,要錢的要錢,就等著看貨郎擔子裡琳琅滿目的貨品。貨郎這時候就像一個演員似的,用喜悅來證明自己帶來好貨。不外乎是些針頭線腦、香菸火柴、毛巾肥皂、鉛筆信封、蚌殼油雪花膏,一副挑子簡直就是一個移動的雜貨店。聽碗碗腔大師李世傑演唱的一段《賣雜貨》,能將我們帶回到那樣的歲月裡……

10

箍漏匠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些挑著特殊擔子的身影,流動在大街小巷之間,算是一道貧困生活的縮影。但箍漏匠憑著自己的手藝,為自己家庭帶去基本的溫飽。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補鍋咯,補鍋噢.....”聽到這樣的吆喝,彷彿回到了從前,誰家的鐵鍋壞了,拿出來,補鍋匠支起小火爐,拉起風箱,化上鐵水,將鐵鍋的小洞清理,手上託著一塊墊布,布上放些木屑,對著鍋的小洞,從背面把溶化的鐵水倒到小洞上,布棍一頂,片刻時間補好的鍋就能燒菜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不過小編作為一名80後,其實第一次聽到“箍漏匠”這個詞還是在眉戶戲《箍漏匠招親》裡面。對於這個行業,在這出戏的一開始的唱詞裡就交代的很清楚:雄雞三唱,東方魚肚揚,為了餬口起身早,擔起擔兒走四方,箍漏我本姓張,住在張家莊,自小投名師,手藝比人強,四鄉和八鎮,有點小名望,知我會釘盤釘碗和釘缸,釘盤子釘碗和釘缸,擔起擔子煽起風,還比那騎馬坐轎輕,過了張家嶺來到王家坪,十字路口東西南北望,我吆喝一聲,三老四少快來喲,釘盤子釘碗和釘缸……

其它

除了補鍋,還有修鞋、修鋼筆、修自行車、修表、修傘等等修理類的行當,不過現在的人們有錢了,東西壞了就換新的,這些職業慢慢離我們遠去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陝西10個正在消失的老行當,有些只能在戲曲裡看到了……

這些老行當,記錄著我們的過去

有的已經消失了,有的正在消失

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這些老行當,您還記得多少呢?

您還知道哪些老行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