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當今什麼樣的文章最火?應該說,其中一類是罵男人的,一類是罵爸爸的。

後者很尷尬,因為當爸的也是男人。

罵男人罵得入骨的,都有很多擁躉,比如咪蒙。

但當你知道咪蒙公眾號85%的粉絲為女性且多為年輕女性時,你可能會覺得有點問題。

一個非常善於調動和點燃女性讀者情緒的人,只要她願意,隨時可以放大男女之間的矛盾和爭議,讓女性讀者參與到酣暢淋漓的情緒宣洩中。

然而,問題卻沒有得到解決……

還有一些親子育兒文章作者,以批評爸爸為主要方向之一,而這類文章的讀者大多也是女性。

之所以罵,首先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確實有相當數量的渣男、不稱職的爸爸。

但是,當罵男人、罵爸爸成為“政治正確”,大家幾乎不用思考,就可以進入怒懟的氛圍。


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發表言論的人,總是說:

“孩子的成長曆程只有一次,爸爸們為什麼總是缺席?” “爸爸要不從不陪伴,要不就只是看手機、打遊戲、等飯菜。” “爸爸是這個世界上最不靠譜的生物”……

認可言論的人,回應著:

“為什麼都是媽媽承擔著一切?” “這個地球沒有了爸爸貌似一樣運轉”……

當一些不滿、憤怒的情緒成為“主流”,我們需要警惕。不是那些問題不存在,而是任何現象都有一個比例問題。

但是,當比例問題被一部分強大的情緒所裹挾,人們會認為,那些東西就是這個世界的普遍真相。


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實話說,在我身邊,好爸爸不少。是我素質高,所以我身邊的朋友素質高嗎?

不是,是每個人身邊都有各種人群,他們都有一個比例,而我還算善於觀察而已。

我所認識的好爸爸們,都沒缺席孩子的成長曆程。

我同一個小區的一對夫婦,有一個八歲的可愛的女兒。平常爸爸忙於工作,媽媽全職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並送她上學。

但爸爸除了工作時間,其他時間都給了家庭,他帶著女兒玩遊戲、學習,帶著女兒去爬山、趟河、野營,體驗大自然。

可以看出,他們的女兒很幸福,成長得也很好。

還有一對夫婦,媽媽是小學老師,爸爸是企業工程師,小區裡經常出現爸爸抱著女兒哄睡的身影。

爸爸對家裡的事情很上心,對各種嬰幼兒用品瞭如指掌。

他們的兒子已經上小學,他們對兒子的學習和生活也很重視。


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我的不少男性朋友,都會做飯,也都願意做家務,有些人還自我調侃為“妻管嚴”。

他們對日常幸福的概念,比起上一代人已有較大的不同。

他們不會太刻意注重門面功夫,而會更多地著眼於生活點滴,特別是孩子的成長。


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過去的中國,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深入人心。

男人只要在外面賺了錢並帶回家,就是稱職的男人,稱職的爸爸。

女人只要把孩子照顧好,把家事料理好,就是好女人、好媽媽。

隨著女人在事業上日漸崛起,在生活中獨當一面,她們不再固守過去那樣的相夫教子的角色。

社會輿論逐步朝著男女平等的方向演變,男女共同承擔原本只屬於女人的家庭事務,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於是,抱著舊觀念、踐行舊傳統的男人自然成為被批判的對象。

但是,正如女人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男人的變化也不可謂不迅速。

現在的女人,能裡能外,現在的男人,能外能裡。

男人和女人的這些變化,都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


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現在很多家庭對孩子的培養都是不遺餘力的,靠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很難培養出真正優秀的孩子。

因為現在的社會對人的要求更高,不管是知識層面還是情商層面。

對孩子來說,媽媽的哺育和養育,給到孩子溫情和舒適感,而爸爸則在品格、意志力、行為規範方面給到指引,兩個角色缺一不可。

缺了媽媽,孩子可能會成為一個缺乏安全感的、對他人懷有敵意的人;

缺了爸爸,孩子可能會成為缺乏勇氣和原則、不擅開拓進取的人。

在一個家庭中,分工早就不是簡單的誰主外誰主內的問題,而是朝著各種家庭目標邁進時達成的一種默契,是一門技術活。


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鋪天蓋地的對爸爸的批評和抨擊,跟女權主義的興起是同步的。

在很長的時間裡,不管是就業,還是生活中的話語權,女人一直處於弱勢地位。

承擔著眾多的家庭事務,卻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換成是誰,都不會甘心。

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要求兩性平等、兩性平權的呼聲越來越高。

呼聲中不可避免地帶著許多對男人的批評、指責和調侃,但與此同時,男人批評女人的聲音卻是非常少的。

是“理虧”麼?嗯,有點這種感覺。

應該說,這是男女從不平等邁向平等的過程中會出現的一些輿論偏差,受到不公對待的一方會爆發出巨大能量,以致於把一切好的壞的都遮住了。


當罵遍了全世界的爸爸,讚揚好爸爸的聲音在哪裡?


其實,這個世界不缺好男人,也不缺好爸爸。但我們聽到的許多聲音是,好男人快死絕了,好爸爸是稀有動物。

令人驚訝的是,不少未婚女性對男人能否做好爸爸也持強烈懷疑的態度,這無疑是受到了社會輿論影響的結果。

當今社會的恐婚、恐孩等等恐懼,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到各種強勢輿論的影響所導致的。

別人的幸福是別人的,別人的悲慘也是別人的,別人的看法和態度同樣是別人的。

未婚的你,別太憂心忡忡;

已婚的你,也要保持理性。

解決問題所依靠的,不是情緒宣洩,而是換位思考、理性溝通。

另外,現在很多家庭內部對育兒的爭論,其實並不是誰對誰不帶孩子的控訴,而是怎麼培養、哪種方式更好的問題,屬理念分歧。

這樣的爭論和分歧,體現了男女平等,體現了社會進步。

家庭的和諧需要夫妻互相尊重、共同努力,社會的和諧需要大眾理性思考、理性發聲。

這個世界,有時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美好,但是,更多時候卻沒有你認為得那麼糟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