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不信任魏延,甚至臨死留遺計殺魏延,為何

諸葛亮一生不信任魏延,甚至臨死留遺計殺魏延,為何?

文|軒軒

三國演義相信是不少讀者都深知的,我國曆史上有名的文學著作,就連語文教材裡,我們也會常常看到又不少內容是取材於此。它也是電視劇改拍所追捧的對象,不少明星們都是憑藉此劇中飾演的角色而為人所熟知。其中有個神一般的人物那就是諸葛亮,天文地理無所不通,給所有的觀眾和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諸葛亮一生不信任魏延,甚至臨死留遺計殺魏延,為何

然而諸葛亮在臨終中之時仍然對於魏延有著猜忌,受到了很大爭議。諸葛亮是史上有名的傑出謀略家,是智慧與忠義的象徵,幫助劉備取得了無數次的勝利,在軍中賞罰有度,做事又極為謹慎,對於大大小小的事務都是親力親為,頗為威望。

在劉備逝世,軍中虎將也一一隕落,整個蜀國到了無人可用的地步,而事實上,偌大的蜀國難道就只是我們瞭解到的那麼幾位猛將嗎?難道蜀國就只能就此消亡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其中有一名大將魏延,武功卓越,又頗有軍事謀略,深得劉備的器重。

諸葛亮一生不信任魏延,甚至臨死留遺計殺魏延,為何

他立下了多項戰功,被劉備封為將軍,成為蜀國又一大將,曾跟隨諸葛亮多次討伐,立下無數功勞。就是這樣一位為蜀國拋頭顱熱血的人,卻也是在軍中遭受到大多數人的另類眼光。其中有一人就是我們熟知的諸葛亮。在諸葛亮第一次見到魏延時,看到其那為什麼諸葛亮對這樣一位戰功卓卓的名將有質疑呢?

一方面,魏延有勇有謀,但絕不是像黃忠一樣的忠良,他殺長沙太守可看出,雖然韓玄不是什麼好人。魏延這樣的人,要求上級有很強的駕馭能力,劉備、孔明都有這個能力,但後主劉禪則沒有。如果重用,魏延將獲取很高的聲望、地位和權力,孔明死後,其必然會大權在握,篡奪蜀國皇位是必然的。

諸葛亮一生不信任魏延,甚至臨死留遺計殺魏延,為何

出於保劉漢江山的角度考慮,魏延不能重用。另一方面,魏延有能力,但性格狂傲不羈,而且剛來就立功,認為自己有能力收復中原,而諸葛亮認為魏延剛愎自用,而且雖然智謀過人,但喜歡出險招取勝,不可使之掌握大權。當時蜀國不比劉備在日那麼強大,已經沒資格冒險了。

諸葛亮手頭僅有的一點兒力量,如果拿去讓魏延放手一搏,萬一失敗就徹底沒有翻盤的本錢了。為此,即使魏延心中有許多不滿意,但是兩人並沒有徹底翻臉。在每一回兩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時,魏延總是會不停的埋怨,可是諸葛亮都不放在心上,因為他知道無論怎樣,魏延也會按照他說的去做。

諸葛亮一生不信任魏延,甚至臨死留遺計殺魏延,為何

諸葛亮臨死前要蜀軍撤退後由魏延斷後,魏延可能要鬧,想分軍留在前線自己指揮與司馬懿作戰。如果魏延要鬧,就讓他鬧去吧,改由姜維斷後,讓大家先撤回去,等到大家都回去了,魏延鬧夠了也就跟著回去了。諸葛亮死後,魏延與楊儀不和,而魏延人緣又不太好,所以楊儀在後主那告刁狀,大家都支持。

這並不是因為楊儀的人緣有多好,而是魏延的人緣太慘了。就這樣,魏延反叛的帽子一扣,最後被殺。其實魏延是挺無辜的。當然,他有他的缺點,比如脾氣太大,自視太高,瞧不起別人,綜合這幾點,還是其能力太大,過於自傲。假設我們有一個這樣的屬下,我們或許也會對他的忠誠產生懷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