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億債務逾期:公司實控人將易主,股價從33元跌至1元!

債務逾期的事情在去年發生的次數不少,特別是在A股的上市公司裡,不少的上市公司都出現一定的債務危機,甚至此前環保行業更是出現群體性的債務危機,進入到了2019年以後,央行開始降準,就是為緩解資金面的緊張。

所謂的債務逾期,實際上就是公司欠的貸款之類的無法償還,從而導致公司的經營出現困難,就在近日,又有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發生了債務逾期,從而導致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存在易主的可能。

而這家上市公司叫做"華映科技",可以看到的是,這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是中華印管,其持有公司的股份高達26%左右,是公司最大的股東,同時也是公司的實控人。

17億債務逾期:公司實控人將易主,股價從33元跌至1元!

這家上市公司的主要做的業務是以平板顯示器件,液晶顯示屏等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生產為主,公司的註冊資金更是達到了27.66億,但是如今公司的股價卻從此前的33元跌至1元,復權以後,跌幅高達80%以上。

為什麼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會一落千丈?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家上市公司的實控人發生了債務逾期,從而導致公司的現金流吃緊,可以看到的是,公司去年第三季度的應收賬款金額高達29億,但是2017年全年的時候營業收入也才只有48億左右。

也就是說,公司的應收賬款金額佔到了公司營業收入份額的60%左右,這麼高的應收賬款的確很少見,但是在公司這應收賬款當中,其中欠款最多的就是公司的實控人。

17億債務逾期:公司實控人將易主,股價從33元跌至1元!

到了去年11月份的時候,公司的應收賬款裡有31億左右的應收賬款是來自於實控人,而且在這31億的應收賬款裡,已經實質性的出現了17億左右的債務逾期,這17億債務逾期金額可能無法收回。

可以看到的時候,公司年利潤最高的一次是在3.88億,如果這17億的應收賬款真的無法收回的話,那麼對於公司而言,損失就比較大了。

而且應收賬款無法收回的情況下,上市公司也必須要對應收賬款進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也就是說,公司2018年全年的財報可能會面臨著虧損的局面,而且虧損的金額必然不會小。

17億債務逾期:公司實控人將易主,股價從33元跌至1元!

所以這一次是實控人的17億債務逾期導致了公司發生了非系統性的風險,在實控人債務逾期的情況下,公司的股價自然就從33元跌至1元也是比較正常的,況且還存在一個公司計提資產減值的風險。

不僅如此,實控人此前把持有公司的股權拿出去質押融資了,這質押的股權數量佔到了其持股數量的99%以上,也就是說,實控人基本上已經把公司的股權都質押了出去。

而現在隨著上市公司的股價下跌,導致實控人質押出去的股權存在被強行平倉的風險,一旦實控人的股權被強行平倉,那麼公司的實控人將會面臨著易主的局面。

17億債務逾期:公司實控人將易主,股價從33元跌至1元!

公司的實控人易主的話,那麼對於公司的經營上面而言存在的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股價怎麼能不跌。

一方面實控人的17億債務逾期,另一方面,公司的實控人將易主,所以公司的股價自然不會表現得太理想,如今公司的市值也僅僅只有52億,和此前相差甚遠啊。

不過,就在近日,公司也終於有了行動,也就是說公司的實控人要重整了,但是具體重整的細節以及一些方案還沒有公佈,如果重整成功的話,那麼實控人那17億的債務逾期可能就會得到解決。

17億債務逾期:公司實控人將易主,股價從33元跌至1元!

實際上,不僅僅是公司實控人的債務問題,公司自身的債務也比較緊張,雖然公司賬面上有60億的現金,都快趕上公司的總市值了,但是,公司的短期借款也將近高達60億,而且公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也達到了7個億。

公司在短期內要面臨著有息負債就達到了67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現金流吃緊的問題,而且公司的長期借款也高達24億,如果公司現在的應收賬款無法收回,長期借款到期以後,那麼對於公司而言是不利的。

其實,因為實控人自身出現債務逾期連累上市公司的也有不少,公司並不是第一家,但是如今公司可能因為質押盤的拋售導致公司易主,這是公司目前存在的最重要的問題,一旦如此,公司的股價會受到牽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