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調低盈利預期 均衡配置

上週市場震盪分化,上證50指數疲弱,拖累滬指高開低走一週下跌1.05%,失守3300點。創業板指低開高走,周漲幅達6.18%,一度重回1800點。家電、資源等龍馬權重股持續走低,工業互聯網等題材股強勢領漲,在以遊資為代表的存量資金博弈中,市場湧現出一批高漲幅連板強勢股,“賺錢效應”極為吸睛。短期在利好共振下,科技成長性股或仍是博弈值較高的方向,而漲價受益等預期明確的績增股值得逢低佈局。

來自外盤的動盪對A股影響開始邊際效應遞減,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淨投7300億+十年期國債利率小跌,令資金面得到邊際改善。近期,針對科技成長股的暖意以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企業將被扶持的消息不斷。新經濟被擁抱,新興產業投資機會凸顯,科技股居多的創業板指明顯強於龍馬股佔多的滬指,題材成長股再度站上風口。龍馬股調整一是累積的高漲幅;二是部分業績未達預期股遭獲利盤打壓;三是後續經濟數據仍構成不確定因素。儘管短期遭市場冷遇,但考慮到上證50的靜態PE僅13.33倍,估值優勢仍存,後市進一步的下修空間應有限。

2月的回調令2018年行情陡生寒意,同時市場風格與投資主線也出現一定程度的切換,此前陰跌不止的中小創超跌反彈,而長期強勢的白馬藍籌則階段性調整,個股呈現與之前不同的新結構性“八二”行情。歷經一年多的陰跌調整後,部分成長股在股價超跌後估值已處低位,基金配置倉位+風險偏好不高,對資金吸引力增加;節後消息面成為觸發上漲的催化劑。但對成長股的追捧也需清醒認識,概念炒作一向難有持續性,真正真成長股數量少選擇難度高。消息面雖會給局部題材股帶來催化劑,但需提防炒作過熱股的回落風險。操作上積極波段不激進,均衡配置品種,適當放低盈利預期。

本週趨勢 震盪

中線趨勢 看漲

本週區間 3230點-3330點

本週熱點 科技股

本週焦點 績增股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