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大城市的喧囂和鐵飯碗,她終於找到夢中的“黃蓉”

在今日頭條上按下發送鍵後,小蓉的命運和她的兩個偶像,以某種形式關聯在了一起。這是技術平臺改變普通人命運故事中諸多浪漫的版本之一。

放下大城市的喧囂和鐵飯碗,她終於找到夢中的“黃蓉”

1989年出生的南方小蓉有過兩個偶像。一個是金庸在《射鵰英雄傳》裡刻畫的黃蓉,智勇雙全,集天地靈氣於一身,後來退隱江湖居住在桃花島;另一個是互聯網平臺上的“巧婦9妹”,依靠短視頻拍下廣西的鄉村生活,收穫粉絲200萬,成為今日頭條三農合夥人,領著村民走上致富路。

2017年,憑藉著幾乎莽撞的孤勇,小蓉辭去了村裡鄉親眼中的鐵飯碗——火車站檢票員的工作。她只帶著一部相機,回到故鄉雲南昭通,在金沙江畔搭建茅屋隱居,以“慢視角”拍下自己的日常生活,上傳到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上。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101萬來自全國各地的粉絲,通過她的短視頻,瞭解到昭通美好的一面,對這份田園生活心嚮往之。此前,這座城市更廣為人知的網紅是“冰花男孩”,以及背後令人震驚的貧窮。昭通屬於重度貧困地區,是雲南人均GDP最低的城市。

故事還在繼續。接下來,小蓉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回饋自己的故土和鄉親。

走紅

小蓉已經試著接受並喜歡自己的新身份。在大理和北京,她被粉絲認出來,“他們很喜歡我,我真的特別開心”。然而,當她回想走紅的過程,依然感覺像是做夢,“我擁有了此前從來沒有想象過的人生”。

成功來得很突然。2018年9月10日上午,小蓉在今日頭條上傳了一條4分32秒的視頻,標題為《80後姑娘重返深山隱居,茅草屋前除雜草,返璞歸真俏黃蓉》。偶像黃蓉被她放進了標題。

放下大城市的喧囂和鐵飯碗,她終於找到夢中的“黃蓉”

鏡頭裡,小蓉穿著一身灰藍色的高領T恤、黑色九分褲、黑色布鞋,扎著清爽的馬尾,揹簍裡裝滿山菊花。她走到金沙江邊,向對岸的青山高喊,隨後撿起一根柺杖,穿越草叢,翻山越嶺,走到一間竹子和茅草搭成的小屋前,開始收拾屋子,剷除雜草。

到了晚上,結束一天的農活之後,小蓉打開視頻一看,吃了一驚,這條製作樸素的視頻已經火了,點擊量達到80萬。身居城市,忍受交通擁堵、霧霾垂天的粉絲們,紛紛給她留言,讚美昭通的山明水秀,表示對歸園田居的生活充滿嚮往。到現在,這條視頻已經被播放了752萬次。

9月14日,視頻的播放記錄再次被打破。小蓉上傳的另一條自己在茅草屋前做早飯的視頻,播放量累計達到780萬次。

“這不會是巧合吧”,小蓉對突如其來的走紅始終感覺不踏實,直到最近,她才逐漸克服了面對鏡頭的不適感。她帶有西南方言的普通話,偶爾因為緊張而詞不達意,依稀透露出農村女孩慣有的羞澀。只有在談論起昭通的野味、山貨的做法和上市的時節,她才能輕快而流暢地表達。

在今日頭條平臺上,小蓉的帳號頭像用的是自己的照片,面容秀麗,畫著淡妝,時下流行的平眉,透著一股英氣。視頻中的她,借山而居,耕作、劈柴、關心糧食和蔬菜,面朝金沙江,春暖花開。她的故鄉昭通,也被粉絲們貼上了“寧靜優美”、“世外桃源”、“田園牧歌”等印象標籤。

通過短視頻,小蓉向全國各地的人們呈現了昭通此前少為人知的美。

新農人

小蓉的真名是周曉容,現在她更喜歡“俏黃蓉”的稱呼。她出生於昭通市水寨縣,村子在金沙江邊,放眼望去是綿延的群山,碧綠的江水在山谷之間奔騰,城市遙遠得彷彿不可企及。

因為交通閉塞,縣城經濟落後,村子裡的男人基本都選擇外出打工。小蓉的父親是修橋鋪路的建築工人,一年四季,都隨著工程隊在雲貴川遷徙。弟弟出生以前,母親也常年在外打工,小蓉和姐姐由奶奶帶大。

儘管物質匱乏,但是小蓉很少感覺到貧窮。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四季變換的景色,以及取之不盡的時令野味、山貨,成為她童年記憶的底色,“那時候不知道,自己過著多麼愜意的生活”。

2012年中專畢業之後,小蓉進了水富縣火車站做檢票員。某種意義上,小蓉也算進了城,有了安穩又體面的工作,3000元的月薪在當地並不算低。

水富站不大,火車是當地人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每年春節後,小蓉都會在這裡目送數以十萬計的同鄉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擠上火車,耗費十幾二十個小時,奔赴千里之外的廣東、北京和上海。他們中的許多人,將成為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或者餐廳的服務員。

兩年間朝九晚五的生活令小蓉感覺厭倦。得知老家的溫泉資源要開發旅遊,需要建設一個鄉村公園,她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回到壩尾橋當農民,栽果樹、種櫻花。

作為新一代農人,小蓉跟上一代人最大的不同在於對新技術的感知。她是村裡最早接觸移動互聯網的人,中專時的專業就與計算機有關。她時常關注各類互聯網平臺上和與農村有關的內容。

2017年1月,在今日頭條上她發現了三農創作者“巧婦9妹”。這個位於廣西靈山縣的80後,靠著短視頻拍下廣西的鄉村生活,不僅讓家鄉特產和美景走了出去,自己還成了不折不扣的“網紅”。

不久後,小蓉萌生了成為第二個“9妹”的念頭:雲南的原生態自然風光這麼美,也應該被更多人看到。她在頭條上開通了賬號“南方小蓉”,拿起相機著手製作自己的內容。在最初的短視頻中,小蓉穿著繡花裙子和白色襯衫,拎著籃子上山挖筍,並做了一道菜。她顯得很生澀,動作有些僵硬,“我都不敢看鏡頭”。

放下大城市的喧囂和鐵飯碗,她終於找到夢中的“黃蓉”

一開始並不順利。拍攝、剪輯技巧不熟悉,只能維持一週更一條,有時候甚至兩週才能更一條,流量也並不理想。但小蓉始終堅持原生態地呈現她所生活的地方。

類似場景經常出現在視頻中:遠處是山,近處是江。江面上有一層薄薄的霧,對面的山一座連著一座,山上的樹木茂盛,綠油油的一片。幾隻鳥兒從樹林中傳出一陣婉轉的叫聲。這種寧靜的田園生活,開始吸引到一些粉絲的關注。

茅草屋的視頻火了之後,小蓉終於摸索到了運營的技巧,隨後越多“深山美景茅草屋”系列的短視頻出現在南方小蓉的賬號裡,粉絲數迅速突破了90萬。“放下浮華,迴歸田園”,成了她身上最鮮明的標籤。

回饋

粉絲越來越多,很多人在留言裡向小蓉打聽雲南當地的特產情況。

北京回來之後的一個月,小蓉應字節跳動扶貧的邀請,去了雲南紅河,參觀紅河哈尼梯田和當地的紅米種植。這種米依靠千年傳承的手藝種植,營養價值高,但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而鮮為人知。小蓉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拍成視頻,上傳到頭條和西瓜視頻上,並用自己的頭條小店幫助紅米銷售。不久,她又被邀請去了湖南花垣十八洞村,用同樣的辦法幫助當地人推銷扶貧獼猴桃。

最後,兩個扶貧項目都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在字節跳動扶貧組織,以及小蓉等數十位三農創作者的攜手努力下,紅河紅米扶貧項目銷售額超過百萬,十八洞獼猴桃的銷售則超過了13萬單。

小蓉興奮了,也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原來自己可以利用影響力做更多的事情。

這次,她把目光鎖定了家鄉。昭通因海拔高、光照充足,從民國時代開始就種植一種糖心蘋果。然而,當地蘋果產量並不高,銷量也不理想,許多果農仍掙扎在貧困線以下。

村裡的蘋果種植戶老羅皮膚黝黑,是一個典型的莊稼漢。他老伴常年患病,需要藥物維持,家裡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就是地裡種植的蘋果。老羅告訴小蓉,自己家種植蘋果從不套袋、打蠟,“擦擦就能吃的”。

來不及多想,小蓉跌跌撞撞開始前行——招聘團隊,探索農產品電商的運營,全職投入短視頻創業。

起初,她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以為購買昭通蘋果的人,主要是昭通出去打工的遊子。最終的銷售結果卻出乎團隊的預料——短時間內,來自全國各地的粉絲下了超過3000個訂單。

新手的問題也在這次試水中暴露無疑。昭通的物流基礎差,單量上來了,發貨卻成了問題。一邊是焦急等待的網友,另外一邊,小蓉束手無策,只能不斷地催促快遞公司和果農,同時在線上給網友道歉。發貨之後,更糟心的事接踵而來,經過快遞的暴力運輸,很多網友收到的蘋果已經碎了。為了挽回聲譽,她對粉絲承諾壞的一律照價賠償。

兵荒馬亂的嘗試,卻給小蓉上了重要的一課。互聯網和電商的玩法,自有其路數,需要專業的技能和人才。現在,她的團隊裡,除了視頻製作以外,其他人的大部分時間精力,都在實地調研和與農戶談具體的合作事項,包括品控、物流保障等。

“蘋果也賣完了,冬桃的季節也過了,我們最近在考慮賣昭通的手工紅糖,或者紅薯絲。”每解釋一種特產,小蓉都會用“不知道你吃過沒有,味道很好“作為開場白。她的團隊比以前忙了很多,一切都比想象中的艱難,她和同伴們每天都在山裡跑,找適合供貨的農戶。

放下大城市的喧囂和鐵飯碗,她終於找到夢中的“黃蓉”

村裡人已經不再認為她“只是拍著玩”,他們開始接受這種與傳統不同的農村生活方式。

“成就他們,也是成就自己的一種方式。”小蓉說完,發出爽朗的笑聲。

這個互聯網照進農村故事,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