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達州,條條“黃金道”環繞千山萬村

截至2018年11月底,達州市2018年已完成農村公路建設638.2公里,國省幹線公路大中修投資11705萬元,國省幹線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達到87.9,均超額完成2018年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相關項目目標任務。農村公路網建設,在方便村民出行之餘,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地區產業發展,成為他們的致富路。

道路托起村民致富希望

攤鋪、震動、收漿、壓紋……2018年8月,渠縣白兔鄉膏泥村村道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這條路已和營山縣靈鷲鎮村道相連,成了我們的出村大通道!”膏泥村村民們高興地說,這條路建成後,村裡的柑橘能更快地運送出村,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近年來,達州市以農村公路為依託,各地結合自身優勢特點,探索出了多樣發展模式,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讓無數村民從中獲益。截至去年11月底,達州市2018年已完成農村公路建設638.2公里,其中宣漢縣以168.7公里排在第一。沿著這600多公里農村公路,不少村鎮都因地制宜地規劃建設起了蔬果等產業基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開江縣“稻+”種養新農業產業已初具規模,2018年以來,該縣天師鎮龍家壩村、李家壩村和廣福鎮皇城壩村、夏家廟村依靠著鄉村公路發展起生態“稻+蝦”“稻+蟹”種養試點基地2000畝,年產小龍蝦約23萬斤,年產值約450萬元。

全力整治道路安全隱患

近年來,達州市的道路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公路網絡四通八達、互聯互通,特別是在“十二五”以來,全市新(改)建縣鄉油(水泥)路3739公里、新建通村水泥路10277公里,實現全部鄉(鎮)通油(水泥)路,建制村通硬化路達100%,村民從此可以一路暢通地走出大山。

隨著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公路通行壓力也日益增加,昔日低標準的農村公路已難以滿足居民的出行需求。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理念,大力實施農村公路危橋整治、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預計到2020年,縣、鄉道安全隱患治理率基本達到100%,縣、鄉道和開通客運的村道臨崖、臨水3.0米以上安全隱患路段安保工程(路側護欄)全覆蓋。

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

農村公路要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近年來,達州市部分農村公路出現了缺養、失養的狀況,導致農村公路效益發揮不足,隨著這些問題的顯現,達州市公路管理的思想逐漸向“管養並重”靠攏,嚴把交竣工驗收,強化質量通報制度,加大國省幹線公路養護考核力度,加大超限超載治理力度。

據統計,2018年共進行督查40餘次,發出通報及抽查意見通知書共27份。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共檢測載貨車輛85357臺次,有效遏制損害和侵佔公路權益行為。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去年國省幹線公路大中修完成投資11705萬元,路面使用性能指數(PQI)達到87.9。(任小春 楊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