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變“手雷”,經典IP各國改編大不同

手机变“手雷”,经典IP各国改编大不同

相對於原版,《來電狂響》規避了一些人設,放大了喜劇成分。

手机变“手雷”,经典IP各国改编大不同

意大利原版《完美陌生人》

手机变“手雷”,经典IP各国改编大不同

法國翻拍版《無可隱藏》

手机变“手雷”,经典IP各国改编大不同

韓國翻拍版《完美的他人》

意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自2016年上映至今,因其戲劇衝突相對集中並主要發生在客廳,完全靠臺詞和道具推動劇情,拍攝相對操作簡單,該片已經被翻拍為西班牙版、希臘版、墨西哥版、土耳其版、法國版、韓國版,以及中國版——《來電狂響》,可謂是非常“值錢”的IP。韓國翻拍版《完美的他人》,前不久在韓國上映,刷新了去年韓國喜劇片的最好成績。“《完美陌生人》本來就是一個內核完美的故事IP,這次將它本土化,有這樣的故事基礎做前提,是我們信心的主要來源。”導演於淼向新京報記者談到對《來電狂響》的票房口碑預期,《來電狂響》截至目前單日票房累計達到4.5億,並連續三日超越《海王》,登頂單日票房冠軍。改編作品的上映自然避免不了和其他版本的對比梳理,這次中國版的“本土化”落地收成與效果如何,新京報獨家對比各個版本設定精要,採訪主創揭秘元旦檔“小爆款”的製作過程。

《完美陌生人》意法韓中版的N種本土化技巧

為什麼各種版本《完美陌生人》都深受歡迎?簡單來說影片講述了一個非常普世的話題,當下移動互聯時代,低頭族越來越多,任何事情幾乎一個手機就能解決,手機究竟是幫助了我們,還是我們被手機綁架?

故事

意大利原版《完美陌生人》敘事簡單剋制,只是把手機作為一個裝滿隱私的容器,並沒有把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秘密的隱藏歸罪於手機本身,電影中涉及的婚姻與愛情、夫妻微妙關係、真相和謊言以及人性的反面都是建立在“人”的基礎上,劇情設定中帶有不少輕喜劇的元素,幾個老朋友見面,互相嘮嘮家常,之前營造了非常輕鬆的氛圍,但隨後發生的故事更像是一個密室懸疑類型的電影,明明還是吃飯、喝酒、聊天,情緒急轉而下,每一句臺詞、每一個動作環環相扣,所有線索都在後面一一呼應,給人很多對手機超載秘密的恐懼和自我道德審視的空間。

法國版叫做《無可隱藏》,敘事更加細膩,在這個故事中每個人都有窺探欲,用鏡和配樂都很考究;但是劇情以及各種細節和意大利原版基本相似。

韓國版《完美的他人》進一步強調了韓國中產的虛偽和狡詐。故事設定從普通好友聚會變為了暖房趴。閨蜜表面上口口祝福,但私下卻又是另一種臉色。不過,韓版中過度沿用原版的細節依舊存在,比如飯店老闆那個手機鈴聲都跟原版採用同一首歌。改編中,最讓人拍手叫絕的是增加了姐妹閨蜜糾紛的情節。別的版本中,幾個女士都是妻子或者女朋友,而韓版中幾個女性角色也有了自己在餐桌上不可告人的秘密。不過,相較於女人的勾心鬥角,韓版裡幾個男生感情非常深厚,電影也以他們的童年故事作為開端。

國產《來電狂響》則是從片名到類型、到情節、到細節都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主要場景為中國中產的大宅,特別搭建了陽臺房進行露天燒烤,下班路上能遇到堵車,飯桌上也記得點一份麻辣小龍蝦,更巧妙地植入了外賣的概念,更寬泛地打開了中國群眾手機軟件的多樣性,片中提到如今智能手機的每個APP都完美地保留了使用者所有的記錄。影片還為場外人物加了不少戲,比如送外賣小哥,改動較大的地方是把仰視月食變成了俯視樓下婚禮現場,於淼表示這樣的做法是因為月亮代表陰晴圓缺被用了太多次,而婚禮也可以代表聚散離合。另外,原作中的對面樓老夫妻秀恩愛,賈迪和戴戴(女主人)偷情暗示等情節都被刪掉了。同時,中國人平時的出行習慣也在片中進行了擴展,原版電影只把故事視角放在了房間中,但是《來電狂響》將敘事線延伸到了主角們的出行,用電瓶車和私家車兩種交通方式,輕描淡寫地勾勒出主角們的生活現狀,變得十分接地氣。

人設

原作中佩佩的人設對推動故事發展非常重要,他是一個因為同性戀身份被迫丟了工作的人,正處於與愛人掙扎、面向外界又不知如何自處的迷茫階段。對應《來電狂響》中馬麗飾演的被上司性騷擾的女強人“韓笑”,首先是變了性別,也避免了同性戀角色,這個女強人正處於要不要自殺的情緒邊緣,但這樣處理也使原版中的佩佩對愛情生活的態度觀念體現隨之消失。另外原版出租車司機卡西莫則變成佟大為飾演的渣男編劇賈迪,卡西莫本是意大利原版中存在感最不強,但會給人很大反差感的角色。賈迪則增加了大量的戲份,他的設定則是吃軟飯,勾搭上了白富美“嬌嬌”,這個設定增加了不少對現實的諷刺戲份,但比起原版中人際關係更復雜的故事線少了一半,尤其是結尾放棄富家女和餐桌旁他對劇本的解釋讓這個角色喪失了很多魅力。其他版本中,老好人男主人這一角色似乎是大家公認的比較無辜,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以及他更早地掌握了“看破不說破”的技能。但在中國版裡,田雨扮演的這個角色過於平庸,沒有任何亮點。

世界觀

執導《完美陌生人》的導演保羅·格諾維瑟曾說,“意大利式喜劇的偉大之處就是能夠以相對輕鬆、調侃的方式來表達人物的衝突關係。最重要的是笑的過程當中有很強的參與感,感受到所講的故事很可能發生在你身上。”這個版本提出“人的關係都是經不起考驗的”。

但對比國產版,則刪掉了很多細節,放大喜劇元素、規避同性戀設定、強行湊夠“圓滿”結局,國產版結尾很祥和,編劇畫蛇添足地加了一個解釋:這個反轉來自於賈迪,他說,“剛才我給大家編的這個劇情怎麼樣?”意思就是說剛才的一切雞飛狗跳都是佟大為想象,演了半天剛才的一切都是假的。但其他所有版本中,有人離場、有人崩潰、有人醒悟……沒有一個人能直面最黑暗的秘密之後,還當做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表演上,可以說其他版都是戲劇化表演,韓國版表演偏豪放;國產版幾乎都是偏喜劇化表演。

版本推薦指南

選擇輕鬆一笑,不用想太多,沒有看過原版的觀眾

——中國版

體驗驚心肉跳驚悚刺激感

——意大利版、西班牙版(情侶請慎重思考一起看與否)

想體會中產階級百態及更復雜的人物關係,喜歡韓國明星(例如《信號》中的大叔)——韓國版

體驗精緻畫面和完美攝影手法

——法國版

採寫/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