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想要獨立的那些事兒

大家知道,克什米爾和印度、巴基斯坦一樣,當年都是英屬印度殖民地的一部分。可是,二戰以後英國的實力急劇衰落,自知在印度的殖民統治難以維持,便在1947年拋出了蒙巴頓方案,印巴就此實現獨立分治,此時的克什米爾的君主哈利·辛格就想要獨立。

克什米爾想要獨立的那些事兒

蒙巴頓方案把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區。並明確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但在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行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當時,克什米爾地區77%的人口為穆斯林,因此應該加入巴基斯坦。不過問題是克什米爾雖然伊斯蘭教徒佔多數,但它的君主和絕大多數王公貴族卻是印度教徒。因此當時克什米爾的君主哈利·辛格希望克什米爾直接獨立,單獨成國。

但是,對哈利·辛格的此種想法印巴兩國都不同意,所以在英軍撤離不久,巴基斯坦和當地一些部族武裝很快進駐了克什米爾。而印度也毫不讓步,借哈利·辛格宣佈加入印度之機,出兵克什米爾。事實上在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致使印巴雙方為爭奪克什米爾主權,於1947年10月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大規模武裝衝突。

克什米爾想要獨立的那些事兒

結果打了一年多雙方傷亡慘重,最終在1948年12月31日宣佈停火,印度得到了克什米爾的五分之三領土,巴基斯坦得到五分之二的領土。之後又在1965年和1971年先後兩次爆發戰爭,印度在這些戰爭中佔了一些便宜,但並沒有增加的領土。不過印控區是克什米爾相對比較富裕的地區。

但由於在印控區內伊斯蘭教徒佔多數,所以自打開始在印控區鬧獨立的運動就沒消停過,不過早期印控區的局勢相對比較平靜。但到了1987年,統治了印控區30多年的領導者謝赫·阿卜杜拉去世,他的兒子法魯克·阿卜杜拉接替他的職位之後,克什米爾的局面很快動盪起來,各種暴力抗爭活動猖獗。1989年開始,印度在克什米爾的情報人員和與印度當局有關的人員大量被殺,被認為是受到巴基斯坦支持的克什米爾解放陣線所為,印控克什米爾開始動盪不安,紛爭不斷。

克什米爾想要獨立的那些事兒

從1989年到2004年,印控區平均每年因為暴力衝突的死亡人數超過千人,不過在2004年之後,因為國外支持減少,暴力抗爭相對有所減弱,每年的暴力死亡人數降到了百人以下。但克什米爾人希望獨立的呼聲卻始終沒有降低。

根據2007年在克什米爾民意調查顯示,在伊斯蘭教徒佔多數的首府斯利那加,支持獨立的高達87%,支持留在印度的只有7%。不過在印度教和佛教徒佔多數的克什米爾夏季首府查謨,支持留在印度的高達95%。但在克什米爾絕大多數人口仍是伊斯蘭教徒,所以總體上支持獨立的民意在克什米爾還是佔絕對優勢的。

克什米爾想要獨立的那些事兒

但印度絕對不會允許克什米爾獨立的,因為一旦這樣,民族眾多的印度擔心會產生連鎖反應,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會導致其它地區的不穩定。不久前印度軍方公開表示:克什米爾獨立永遠不會發生,你們不可能打贏印度軍隊!

這是大實話,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其綜合國力處於世界前列,並擁有核武器,其軍事能力對付克什米爾人獨立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儘管克什米爾人獨立意願很強烈,但面對決不放棄印控區的強大印度,又能怎樣呢?況且巴基斯坦也無能力與印度對抗。因此克什米爾獨立恐怕還是遙遙無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