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國網球公開賽綜述:不會忘卻的紀念(上)

1968年,全美錦標賽順應當年的法網溫網大勢,允許業餘和職業選手同場競技,更名為美國公開賽,總獎金10萬美元。阿瑟·阿什成為首位非裔冠軍,冠軍獎金1.4萬美元因業餘身份而棄。

50年後,總獎金5300萬美元,男女冠軍獎金380萬美元。美網提前半年公佈全新LOGO,意欲開啟全新的下一個50年。

諷刺的是,阿瑟阿什球場兩位黑皮膚球員會師決賽,卻是一場變質的決賽,草草收場。好在,收官之戰跟昔日美國天王桑普拉斯有關。

2018美國網球公開賽綜述:不會忘卻的紀念(上)

美國網球公開賽舉辦地紐約比利簡金國家網球中心

【桃李春風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燈】

十年前,費納爭霸漸入佳境,連續3年法網決賽會師,連續4年溫網決賽論劍,隨後千年老二納達爾登頂第一寶座,費德勒在美網五連霸。

光陰無情,費德勒闊別美網冠軍竟已十載。十週年再度圓夢,無疑成了奶粉們的美好願望。

結果是,減速的場地彈跳、溼重的網球和悶熱的天氣,讓費德勒在一場呼吸困難的16強比賽中,輸給了籍籍無名的澳洲人米爾曼。十年來,費德勒五進半決賽,收穫兩亞(2016傷缺)。

澳網斬獲大滿貫第20冠,重返世界第一寶座,成了費德勒2018賽季最強光。

費德勒留給2018美網的最強記憶,當屬跟天縱奇才克耶高斯激烈卻短暫的第三輪交鋒,以及那個紅遍互聯網的繞柱神球。

神球因年老而風流,風流不會雨打風吹去。即使在體育商業帝國十年無冠,這個人也永遠是最受歡迎的那一位。

費納可能雙雙離美網冠軍漸行漸遠,但費納從未在美網交鋒,繼續賜予球迷們希望。

2018美國網球公開賽綜述:不會忘卻的紀念(上)

費德勒2015年美網男單決賽(苦澀亞軍)

【別了,大滿貫!】

第一輪第一盤3-6,第二盤4-3,費雷爾傷退。

這是網壇“穩定男”208場大滿貫戰役唯一一次中途傷退,定格在職業生涯最後一場,得以慰藉的是,地點在大滿貫的中心球場,對手是同胞納達爾。

俄羅斯大兵尤茲尼,首輪遇上老將巴格達蒂斯,第四盤中段因抽筋退賽。

36歲的單反老炮戰鬥到了最後一刻,無奈結束了職業生涯最後一個大滿貫征途。這裡是他兩次殺進4強的地方,也是個人大滿貫最佳戰績。

告別的賽季,你會看到他們眼中的留戀,“你會看到時代的眼淚”。

盧森堡重炮穆勒、德國怪球手F-梅耶爾也雙雙在第一輪告別了大滿貫賽場,默默離開,為數不多的鐵桿粉絲會引發動容。還有貝內特烏,這位曾在2012溫網對費德勒先贏兩盤的法國老將,次輪五盤大戰敗北。

不是在大滿貫唯一一冠的法網,也不是在意大利家鄉,“呂頌賢”斯齊亞沃尼選擇在年度最後一項大滿貫賽事宣佈退役——20年職業生涯,引領佩內塔、埃拉尼和文奇開創了意大利女網的盛世。

2018美國網球公開賽綜述:不會忘卻的紀念(上)

2016年美網穆雷職業生涯巔峰年

【失落的那個巨頭 尷尬的那些球后】

其他賽事的舞臺和結局都會成過眼煙雲,只有大滿貫才能決定王與後的成色。

連續缺席四大滿貫賽後,穆雷重返法拉盛公園。距離他斬獲唯一一座美網冠軍也是個人大滿貫處女冠,已過6年。這裡也是他2008年第一次打進大滿貫決賽的地方。

又是2008。正是那年美網,四巨頭第一次會師大滿貫四強。

說好的第三輪跟德爾波特羅的兩位前冠軍對抗,因穆雷次輪輸給沃達斯科而泡湯。他上一次沒能打進大滿貫第三輪,是在澳網,2008年。

至此,四巨頭單賽季每人一個大滿貫冠軍,2012年發生一次,2018年穆雷掉隊。當然這說的是安迪,他哥傑米·穆雷美網三連冠(2016男雙,2018混雙成功衛冕)。

跟男子網壇的霸氣激情、天才輩出相比,女子網壇的事情就像一灘渾水。

美網前兩個大賽,哈勒普一冠一亞,當仁不讓成了第一奪冠熱門。即使她第一輪輸掉,兩週後仍會穩居球后寶座。於是她第一輪就真輸了。堂堂世界第一、頭號種子,即使對手是愛沙尼亞猛將卡內皮,兩盤被逐顏面掃地。

頭號種子首輪敗北,這是美網破天荒第一回。大滿貫第6次,含格拉芙一次,辛吉斯兩次。

哈勒普去年首輪被複出的莎拉波娃橫掃,大滿貫連續兩年出局這事兒,她還在澳網上演兩次,法網一次,大滿貫賽事累積高達12次首輪走人。

2號種子多打了一輪也打道回府,2號是誰可能都被人遺忘,這裡是她第一次打進大滿貫決賽的地方,也是她打進半決賽次數最多的(5次)的大滿貫賽事,總之,即使奪冠也不能重返後座,即使輸掉了也是第二。有網友說,她跟哈勒普一樣,明明在大滿貫賽場脫水成功,卻非要爭當水中貴族,她就是沃茲尼亞奇。

尷尬的球后或者前球后,還有第二輪出局的穆古魯扎,現役大滿貫冠軍數僅次於科貝爾的西班牙女郎。前球后、2018溫網冠軍科貝爾好歹進了第3輪。

科維託娃未曾染指世界第一寶座,第三輪輸給20歲的辛辛那提四強和紐黑文冠軍薩巴倫卡並非冷門,但兩屆溫網冠軍美網前一週不休戰卻去打一站普通巡迴賽,難道是為了減重?

2018美國網球公開賽綜述:不會忘卻的紀念(上)

左手單反小王子沙波瓦洛夫

【不墜凌雲之志 不枉青春年華】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三位年輕人,分別貢獻了本屆美網最精彩的三場五盤大戰。

沙波瓦洛夫是2017年度ATP明日之星和進步最快球員,視費德勒為偶像,不斷衝擊著之前納達爾創造的各種最年輕紀錄,陽光朝氣成了他左手單反之外的標誌。年僅19歲已兩度打進大師賽4強,儘管沒有突破去年美網16強的佳績,但第三輪面對去年美網亞軍安德森,天賦展現得淋漓盡致,只缺關鍵局分上的火候。

德米納爾同樣生於1999,第三輪遭遇2014年冠軍西里奇先下兩城被逆轉。結果不如意,但澳洲小將全場比賽展現出超乎年齡的冷靜、令人讚歎的迅捷移動、令人驚呼的瞬間防反能力。

最後是成名已久的蒂姆,殺進8強挑戰納達爾。一場堪比決賽、地動山搖的大碰撞,跌宕起伏的4小時50分鐘(用時僅次於1992年半決賽張德培纏鬥埃德伯格5小時26分鐘),令人窒息的決勝盤搶七(美網自1970年率先引入決勝盤搶七制)。或許這一戰,讓不斷衝刺滑步的納達爾留下了身體隱患。

這是納達爾職業生涯第15次被送蛋,第4次吞蛋後逆轉獲勝。納達爾第一次在大滿貫被送蛋正是美網,2004年第二輪輸給羅迪克。

蒂姆連續5年出征美網4次打進16強後,他的暴力美學在法拉盛公園肆意上演,繼穆斯特之後,又一位奧地利人殺進美網八強。迪米在訓練場和賽場上的認真和一根筋,一度把衛冕冠軍逼到了絕境。總得分奧地利青年比納達爾多了6分。

(下,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