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故事:地裡的西瓜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故事不長我講給你聽……

張亦崢 ,1950年代初期生於北京。1960年代後期赴山西、黑龍江插隊。1970年代末期開始小說寫作,1980年代初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

憑這

那一年雨水不好,地裡的西瓜卻憋得又大又沙,又脆又甜。於是我們更想吃西瓜。

知青故事:地裡的西瓜


隊裡請了山東“盲流”來的爺倆來擺弄那二十畝瓜地。那當爹的五十大多,把那瓜伺候得要個頭有個頭,要瓤子有瓤子。那當兒的二十三四,虎背熊腰,拎一杆火炮,天一下黑,有人沒人先轟三炮,這三炮就把那想偷瓜的賊娃子震得沒了蹤影。這瓜地便相安無事。

白天,我和二力跑了一回瓜地。那老山東在地裡尋了老半天,才尋了個裂開大嘴的歪瓜,說別看模樣不俊,保甜,便捉了刀,剖開,咔咔地剁了幾牙。我等便甩開腮幫子,裂開嘴那麼一抹,那甜汁真恨不得粘掉了牙。

三下五除二,放屁的功夫,這十來斤的瓜便幹掉。再朝老山東要。那老山東就擰歪了眉,那小山東就瞪圓了眼,就張開了那杆火炮的機頭。看得出這爺倆不怵打橫的。我們就知趣地撤了。

有句話叫: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二力咬牙切齒說:非摸他幾個瓜,報這跌份之仇。

幾天後的一個雨夜,二力說,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今兒雨大,偷瓜的好時辰。我們就一臉水,一身泥,跟頭把式躥到瓜地。那瓜棚裡,閃著兩點紅紅的火星,是那爺倆在吸菸。

還沒死覺,二力說,當心點兒。

我倆貓著腰,專撿那個大的搬。誰知只搬了兩個瓜,二力就讓瓜蔓彈了個嘴啃泥,糟糕的是,在嘴啃泥前還“哎呦”了一聲。顯然那小山東聽了個真真切切,因為他不僅罵了聲賊娃了休逃,還通地放了一炮。

還有句話叫:獵狗再快跑不過逃命的狗。所以小山東沒攆上我們,別看我們一人還背了個足有二十斤的大西瓜。回到我們的窯洞,氣兒還沒喘勻,就把瓜剁了。因為窯洞裡還有三個急等著吃瓜的知青呢。於是,窯裡只聽見一片刷刷刷地啃瓜聲。

就在這時,剛啃了一口的二力大叫一聲。說牙沒了。就點了油燈一照,一顆門牙果然就短了半截。想必是剛剛啃泥時,啃在了什麼東西上硌掉的。

大家笑起來,二力就罵起來,大家就勸二力先別吃了,感染了可不是鬧著玩的。二力就說,老子豁出小命,槍林彈雨中背來的瓜怎能不吃了呢?該死該活隨他去。就把那瓜吞得更加驚天動地。

兩個瓜,五個人,不過兩根菸的功夫就啃了個精光。就有人說,是不是要挖個坑把瓜皮埋了,免得惹事生非。二力就說,扔院外算球,那爺倆憑什麼就說是我們偷吃了他的瓜呢?也懶得挖坑,就把一堆瓜皮扔到了院外。

第二天,我們還沒起來,就聽那小山東挨門挨戶地罵人偷了他的瓜,居然也沒放過我們知青院,還嘭嘭嘭地鑿我窯門。我開開門,說你瞎鑿什麼鑿?這兒又沒人偷你的瓜。那小山東卻四處尋摸,遲遲不願離去,彷彿認定這賊娃就出在這兒了。

那二力實在忍不住了,掀開蒙在頭上的被子,跳起來:我說你小子有完沒完了?告訴你丫挺的,這兒沒人偷你的瓜。快滾!

那小山東先是一愣,接著卻裂開嘴樂了,說:就是你乾的。

二力說:憑什麼說是我乾的?

小山東說:憑這。隨手就揚起一個小棍兒。

那小棍上插著幾塊瓜皮,每塊瓜皮上都留有一道道紅稜稜。正是二力少了的半顆牙所致。

那白白的瓜皮上凸起的紅稜稜,煞是鮮亮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