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最愛用移動支付做什麼?

如果拿走你所有的現金,只留下一部手機給你,你可以生存下來嗎?在以前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當下卻不然。對於許多慣用移動支付的人而言,在這種狀態下撐個一年半載完全不是問題。其實現在許多人的生活已經接近於這種設想,從起床吃早餐,到坐地鐵公交,再到午餐晚餐,或者是購物繳費買票,移動支付都可以搞定它們。

人們最愛用移動支付做什麼?

那麼大家用移動支付花出去的錢都花在哪了?衣食住行還是購物娛樂?大家熟知的生物識別方式還是隻有指紋或人臉識別嗎?近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移動支付和網絡支付應用工作委員會發布了《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報告中的數據能夠反映出一些現實情況,和我們想象中的或許不大一樣。

最能引人注意的問題大概是在移動支付場景中佔比最高的是什麼?按照一般的印象當然應該是吃吃吃和買買買,或者是旅行娛樂等,但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有99.1%的用戶最多使用移動支付的場景是投資理財,較2017年提升了將近60%,之後才是生活類、公共事業類和票務方面。

那麼投資理財為何比衣食住行還普遍了呢?這很可能和餘額寶等各類鋪天蓋地的“寶寶類”理財產品有關,加上商家線上線下的大力度推廣,使用移動支付的用戶多多少少都會選擇一些理財產品。另外P2P理財也從PC端轉向移動端,加上大眾理財觀念逐漸開放,所以得到了這樣的調查結果。

人們最愛用移動支付做什麼?

另一個是關於使用移動支付方式的男女比例的問題。在固有的印象中,“買買買”的標籤更多地會被貼在女性群體中,所以使用移動支付的人群中應當是女性比例更多。但調查結果顯示,去年男性用戶的比例佔移動支付用戶的60.6%,女性佔39.4%。2017年男性用戶比例佔移動支付用戶的52.3%,女性用戶佔47.7%。可以看到男性用戶比例連續兩年高於女性,而女性用戶比例在去年還比前年略微下降。

這大概和男性比較“懶”有關。男性外出大都喜歡輕裝簡行,能不帶就不帶。而女性比較細心,畢竟現在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不用現金的。這或許是導致這個與常規認知不符的調查結果出現的重要因素。

說到不能用移動支付,報告中66.6%的用戶認為,市場主體需要加強移動支付在公交、地鐵和醫院場景下的應用。用戶的需求比例與場景的使用頻率呈正相關。如公交、地鐵、醫院都屬於高頻場景,如果移動支付普及,可以解決這些場景下的客流擁堵等問題,所以用戶在這些方面應用移動支付的訴求就更為強烈。

更重要的是,這些基本上都是具備壟斷特點的剛需場景,對於移動支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存在憂慮,而且藉助移動支付提升消費者體驗的動力不夠,導致移動支付在這些場景中普及速度緩慢。

從移動支付的驗證方式來看,目前使用最多的還是指紋識別,用戶對其瞭解程度佔93.0%,對人臉識別的瞭解程度則佔80.7%。聲波和虹膜識別技術的瞭解程度佔比分別為24.7%和24.1%,最低的是對靜脈識別技術的瞭解程度,佔4.2%。瞭解程度與這些技術的普及程度呈正相關,至於安全方面,隨著機器學習的不斷更新,生物識別技術在安全指標性能方面也會不斷提升,移動支付用戶的資金安全也將得到更多保障。

人們最愛用移動支付做什麼?

隨著移動支付技術應用的日趨廣泛和技術的日漸成熟,移動支付將被應用於越來越多的場景之中,很可能在未來吸引更多的用戶加入移動支付這一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