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豬肉的孩子

一九九八年七月,小川正在高中階段的第一個暑假。

“小川,快起來,我身體不舒服,去幫我到上豐推豬肉”。凌晨三點,小川被父親的催促聲驚醒。小川睡眼惺忪,極不情願地起床,推著父親那輛“永久”牌自行車上了村裡的大路。

小川母親去的早,小川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也沒有再娶,一個人在村裡擺了個攤位,靠賣豬肉為生,供小川吃穿用度上學。恰逢小川放暑假,於是每天幫著家裡買賣豬肉。所謂推豬肉,其實就是去屠宰場批發豬肉。

推豬肉的孩子

天微涼,亦未亮。一切是那麼的寧靜。憑著馬路上倒映的月光,小川騎行在鄉村顛簸的土路上。去時,空車路途還頗為順利。

約莫半個小時後,循著燈光及人聲,小川很快找到了這個位於上豐村道邊上的“屠宰場”。殺豬的師傅“贊阿”,看著小川說:“你家老頭沒來?”

“嗯,沒。”

殺豬的師傅贊阿,人很瘦,個頭不高,身板硬朗,給人感覺渾身很有力量。 “贊阿”師傅是小川高中一同學的父親,可能他自己不知道,小川也沒有說。十八歲的小川,因為家庭的緣故,平時不善言辭。

殺豬的師傅在賣豬的人幫助下,幾個人合力把這頭約150多斤的豬拉上“宰凳”殺死。屠宰場旁邊還有一口大鍋,是用來燒開水泡豬毛的。水早就開了,掀開木質鍋蓋,熱氣騰騰,現在是夏天,感覺周圍的溫度立馬上升了好幾度。

很快,在眾人的幫助下,“贊阿”師傅把豬抬入豬盆裡,倒入開水泡。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開水和冷水添加的比例要合適,這樣豬毛才容易去掉。贊阿一邊加水,一邊另外一個師傅用拖拉機牽引皮帶穿過豬身下方,兩頭拉著上下用力,起到滾動豬的身體的作用,才能很好的把所有的豬毛都泡到。殺豬詳細過程,這裡就不在詳述了。

豬肉分割好了,贊阿師傅開始分別稱重給過來推豬肉的其他經營豬肉生意的師傅。

小川按照父親的要求,稱了“一邊”其實就是半頭豬。小川在“贊啊”師傅要求下,抬著半頭豬,記好重量,95斤,放在自行車的後座上。看著如此重的豬肉,小川有點發怵,擔心自己這單薄的身體沒那麼大的力量,推不動。

豬肉放在後座上以後,用橡皮綁帶紮好。由於是半頭豬,車子兩旁的重量相對平衡,小川存著僥倖的心理,推了出來。依稀聽到贊阿師傅在後面說了句“慢點”。

那時候村裡面,像小川這樣讀書的年輕人,課餘時間承擔家務及家裡的重活是很普遍的現象。小川只是其中之一。

推豬肉的孩子

回來的路上,小川不敢騎,只能小心翼翼的推著自行車前行。因為前面很輕,後面很重,容易摔跟頭,更擔心新鮮的豬肉掉地上會粘了沙子,不好售賣。最重要的,會招父親的責罵。

回來半個小時的路程,感覺很漫長。山區的路起伏不平,小川雙手握緊車龍頭,車子稍微靠內斜傾,座凳靠在小川的腰間。小川雖然瘦,個頭卻已長到約1.7米了。

天色已經漸白,村裡的馬路上行人漸多。家鄉人都很勤勞,都有起得很早的習慣。

推豬肉的孩子

小川扶著車子沿著下坡前進,很快到了自家的攤位旁,父親已經在那兒等著了。錢盒子、盤秤、“刀傢伙”都已經準備好。

“怎麼才回來?快拿起手鉤把豬肉抬上案子。“父親說道。

這個夏天很漫長,而且很熱。


汪南江,80後,懷寧人。

熱愛文字,現居桐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