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坑多,最鬱悶的是不懂坑自己

準備裝修的人,看著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材料就暈。如果再被裝修公司一忽悠,就更找不著北了。別以為裝修被宰都是因為裝修公司和工人,其實還包括業主自己。


一、裝修公司的宰人方法

1、低價誘惑

一些裝修公司的報價很低。比如 100 平方米的房子,報價一般是連工帶料 4 到 8 萬元,但同樣的設計方案、材料,有的公司只報 3 萬元,或者 "299 元 / 平方米、310 元 / 平方米 " 。

這種價格看上去很誘人, 但報價單上寫得很簡單或含糊不清,比如只報單價、材料的品牌,而不報材料的具體型號、施工工藝。

然而,真正決定價格的正是型號、工藝。所以,這種報價應該被稱為 " 誘惑 " 。

裝修坑多,最鬱悶的是不懂坑自己

2、套餐誘惑

很多裝修公司提供 " 套餐服務 " ,服務規定:主材 ( 如瓷磚、 地板、櫥櫃、潔具、門 ) 只能在他們提供的範圍內選擇。由於是大規摸採購,所以他們能降低成本。如果預算低,不在乎家裡裝得 " 沒個性 ",這種套餐是很划算的。

不過,如果你在選擇建材時發現沒有白己想要的那些建材可能是已被淘汰的品種,或劣質產品, 或款式太少,提出要更換材料,那就等著被宰吧。

3、追加費用

裝修公司在籤合同時故意漏項,正式開工後,業主才被告知 合同中的費用不包括門窗上膠,或吊頂後的支架,或衛生間瓷磚的防水,或水電路改造,或垃圾清運 ……

所以要 - 加餐 " 。這些追加的費用一般不是一次提出來的,而是工程程每推進到一個環節時才 " 浮現 " 出一層。

遇到這些情況,99% 的業主都沒有有效的自我保護辦法,只能被牽著鼻子走,少則追加幾千元,多則追加幾萬元。

裝修坑多,最鬱悶的是不懂坑自己

4、以次充好

裝修中所用的建材有幾百種,其中每一種都有很多的品牌、型號、規格,幾乎沒有一個外行人能在幾個月內全面掌握數量如此龐大的信息。

所以,裝修公司、工人們即使拿著劣質建材來你家,聲稱是優質建材,並當著你的面使用,你也發現不了,而且還對對方說 " 謝謝 "。比如報價時說牆面用 " 立邦漆 ",但立邦漆有 N 多品種和規格,報價單上並沒註明。

另外,假的立邦漆很多,報價單上也沒註明是否用假貨。

二、工人的宰人方法

1、隱蔽工程

水電工程、泥瓦工程、木工工程、油漆工程中,都會有一些工程被後來的工程 " 蓋住 " ,業主在最後驗收時無法發現前面的工程所用的材料、施工的質量。

拿牆面漆來說,一般都說是 " 一底兩面 ",即底漆上一次,面漆上兩次。但大多數工人都沒上底漆,業主如果不是內行人是絕對看不出來的。直到使用後才會發現:牆面慢慢出了問題。

裝修坑多,最鬱悶的是不懂坑自己

2、偷換材料

很多工人都是 " 趕場子 " 的,即同時到多個工地工作。業主當然不可能看著每個人的每個舉動,所以經常出現的情況是:業主買的三角閥沒空裝,但最後驗收時也沒剩下。

如果業主很較真,堅持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工人可能會 " 拿錯了 " ,然後從 " 另一個工地裡把三角閥找了回來 " 。

3、恐嚇刺激

有的工人會說:" 這個材料最好用 XX 型號的貴是貴點,但耐用。若使用 00 型號的,壞了別說我沒提醒你。" 聽到這樣的建議,有多少人心裡會有底呢?

裝修坑多,最鬱悶的是不懂坑自己

尤其是對裝修一竅不通的人為求安心只得照辦,但最後算賬時發現心痛。

4、推脫責任

大多數設計師都是搞 " 藝術創作 " 的,而不是戰鬥在一線的實際操作者。當天馬行空的藝術設計被落實到前線中,很多是無法實施的。

裝修坑多,最鬱悶的是不懂坑自己

此時,包工頭或工人會抵制設計師的設計或者設計師弱勢,控制不了工人而工人又強勢,那麼即使設計師的設計很合理,工人也可以抵制。不論誰控制誰,最終為此買單的都是業主。

三、業主自己宰自己

1、更改設計

很多業主都會 " 臨時 " 改變自己的想法。比如,某個木工工程結束後 , 業主發現其效果並不符合自己原來想象的樣子,要改。

此時,不論是設計師,包工頭,還是工人, 大都會趁火打劫。道理很簡單:既然是業主在事先沒考慮好,那麼責任就要由業主自己承擔。" 承擔責任 " 當然要付出代價。

2、工人陪購

很多業主去買建材時心裡沒底,希望設計師或工人陪購。回扣在裝修領域是地球人皆知的秘密,情況有兩種:一是工人帶你到他要去的店店鋪;二是你帶著工人逛商場。對於第二種情況,可能會說:商家並不一定認識這個工人怎麼會給他回扣呢?

其實,只要與商家聊幾句,聰明的商家就會立刻察覺出進是工人當你買完建材走了後,工人會回來,向商家索取回扣。按照潛規則,木工的回扣大約 10% ,油漆工的大約 30%。曾有報道:一個手藝好的木工一年吃的回扣有 20 萬。

3、事先沒問清楚

很多事情,如果業主事先沒主動提出來,銷售者是不會告知的。比如安裝時的 " 遠程費 " 。 保修期內上門維修收 " 遠程費 " 只是少數商家的行為,大部分商家不管路程遠近都承諾免費上門修理。但首次送貨安裝則不同,如果太遠,通常都收 " 遠程費 " ,少則一二百元 , 多則近千。

再如逐層漲價的的 " 上樓費 " ,比如每包地板起步 3 元,三樓 3 元,四樓 4 元,五樓 5 元。一平方米地板為一包,如果共需 25 包,家住五層 ,沒有電梯,上樓費就是 5x25=125 元。

4、重複消費

優質產品一般是 " 看 " 不出來的。比如地板,它是否環保取決於所用膠水的質量。膠水越環保,成本就越高,但你在買的時候是看不出用了什麼質量的膠水的。再比如馬桶,上面的釉面非常重要,優質馬桶用的釉的成本很高。

裝修坑多,最鬱悶的是不懂坑自己

但即使是專業人士,要讓他們用肉眼來辦別釉面的質量,一般是做不到的。如果你打算在這個房子中住很多年,買建材時就要首先考慮其壽命: 2 年,5 年, 8 年,還是 0.5 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