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浙大婦院生孩子,“建卡”“約床位”最重要的步驟是……

王美麗幾個月前懷孕了,平時就是個傻白甜的她,聽說在浙大婦院生孩子安全放心,就去找到了表姐張溫柔。

老姐,我聽說你孩子在浙大婦院生的,跟我說說咋弄的唄。

張溫柔知道自己這個表妹也是凡是不操心的主,這以後有了孩子可咋整,不行,得讓她自己鍛鍊鍛鍊。於是就說了一句坊間廣為流傳的江湖秘籍:

你去婦院建個大卡就行了。

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

王美麗的智商可不像她的臉蛋那麼美麗,一下子就蒙了:

啥?生個孩子還要辦卡?這卡里有沒有額度的啊?

表姐張溫柔昏倒。

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

其實,王美麗的問題很多人也有啦,畢竟是第一次當媽媽當爸爸,學校裡也沒有一門教“為人父母”的課程。帶著忐忑、緊張,但也有期待、憧憬的心情,王美麗決定用功,為以後做一個靠譜的媽媽做好準備。

王美麗想起來,剛懷孕不久,表姐張溫柔就帶著自己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填了本“孕產婦保健冊”,當時好像還聽到她們說“小卡”什麼的,會不會有關係呢?

王美麗找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得到的回答是,“這個孕產婦保健冊就是我們俗稱的‘小卡’,如果想去浙大婦院生孩子,還要到醫院去建立一個產檢檔案,這個就是所謂的‘建大卡’啦!”

原來就是到醫院去建個檔案啊!王美麗送了一口氣,那我就去醫院唄。於是王美麗就跟表姐張溫柔說,“老姐我準備去醫院了!聽說婦院的床位緊張,我早點去哈哈!”

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

表姐張溫柔努力穩住即將暈倒的身體,拉住傻表妹說:“別急別急,先聽我說。”

其實,浙大婦院官方現在已經不使用“大卡”這個稱呼了——這本來也不是辦張卡的事嘛!它其實是對初次來浙大婦院產科門診就診的產婦進行信息採集、檔案完善、健康宣教等的過程。

首先,它針對的是懷孕20—24周的孕婦,為了更好、更系統地對孕中後期進行管理,這些孕婦選擇將自己的懷孕檔案,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至浙大婦院,這樣以後產檢、生孩子都將在浙大婦院完成。

所以王美麗,像你這樣懷孕四個月不到的,還不到去建檔的時候呢!

其次,像王美麗這樣就帶個人去醫院的,也是不靠譜的。正確的姿勢是怎麼樣的呢?

第一,要帶上身份證或者醫保卡和病歷本,這是每次來醫院就診都要帶的東西,我們就不囉嗦了。

第二,剛才都說了,你是將自己的資料從社區醫院“轉”到浙大婦院來,總是要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的孕期保健手冊帶上吧;為了讓產科醫生了解你的情況,自然也要把之前的檢查化驗報告帶上啦。

*課堂提問時間:

1

第一次來浙大婦院“建大卡”是什麼時候?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懷孕20-24周。

2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1.身份證或醫保卡病歷本;

2.社區孕期保健手冊;

3.孕早期所有的檢查化驗報告。

嗯,我這學渣也記住了!那接下來要去醫院,掛什麼科好呢?

表姐張溫柔此時終於溫柔了起來:“像你這樣第一次到醫院去的,掛普通產科就好了。”在醫生處就診之後,到三號樓2樓的護士站,就可以免費拿到一本屬於你自己的“產科病歷本”(就是這個粉粉的本子)啦~

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

王美麗眼裡放出了光:“哎呦哎呦,聽起來很簡單嘛,這樣就好了對不對~”

額……也沒有那麼簡單啦。不過接下來的一個環節動動手就好啦。掃描產科病歷上的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就是大家現在正在閱讀的呦),點擊“進入公眾號”,看到頁面下方的“自助服務”,點一下,根據下面的頁面操作就可以了~

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
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

孕婦首診掛哪個科室?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普通產科。

2

在哪裡拿“產科病歷本”?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三號樓2樓護士站。

3

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

自助服務-智慧孕產。

雖然對於王美麗來說,這部分已經屬於附加題了,但是為了成為靠譜的媽媽,王美麗還是認真學習並且完成了複習測試。手機前的你都學會了嗎?

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
想在浙大妇院生孩子,“建卡”“约床位”最重要的步骤是……

醫院還要特別提醒各位孕媽,產科首診(也就是來建“大卡”)的時候是不需要空腹的,這也是為了防止孕婦因為空腹時間太長,出現低血糖等不適症狀。產科首診醫生看診後,會根據孕周情況開出常規檢查化驗,到時候孕媽只需完成繳費即可。

互聯網+醫療時代,指尖點點,就可以瞭解醫院的各種動態,讓信息跑代替孕婦跑。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多多閱讀有趣的乾貨,掌握最新就診信息,讓就診更方便吧~

感謝浙大婦院許蔚琴對本文提供幫助

監製:孫美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