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在赴七大途中

陳毅在赴七大途中

陳毅紀念館

陳毅元帥一生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他密切聯繫群眾,處處廉潔奉公;他把人民群眾比作“重生親父母”,時刻關心群眾的疾苦,傾聽群眾的呼聲。1943年,陳毅接到毛澤東電報,讓他前往延安參加七大。途經魯南微山湖時,寫了一首詩《過微山湖》:橫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魯南峰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當時,他了解到當地群眾在敵人的封鎖下,供應困難,有時只能用茅草根和湖藕充飢。這裡大半群眾是湖上漁民,由於大旱,許多區域已經乾涸,湖水淺,沒有大魚,漁民打魚就更困難了。陳毅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對當地的部隊領導講:一定要想辦法解決湖區漁民的生活困難,水淺了,沒有魚打,他們到陸地上什麼也不會,就得餓肚子。因此,要教會漁民種糧食、種麥子,不能光吃草子,要想辦法把漁民的生活改善。

陳毅的一席話,給湖區帶來了很大影響。事後獨立支隊和地方黨政機關作了認真的研究,在湖區發動了大生產運動。開春以後,發動群眾在湖邊上開荒生產,黨、政、機關支援犁耙、耕牛和種子,教漁民種麥,再困難的就給予救濟,租用漁民的船,都給補償,改變了湖區的局面。

黨關愛群眾,群眾跟黨走,黨心民心緊緊相連,化作無窮力量,是我軍克敵制勝,贏得勝利的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