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寒之年:四大因素影響明年行情還有10%的下跌?

大盤分析:

週五是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大盤以紅盤小陽報收,也算讓大家安心過個元旦了。不過相對全年來看,A股可謂是慘不忍睹,滬指跌了24.59%、深成指跌了34.42%、中小板暴跌37.75%、創業板則是28.65%,各大主要指數跌幅在A股歷史上排第二、僅次於08年的市場。

而之所以今年眾多投資者比08年時慘,在於08年是指數暴漲兩年後的回調,而今年則是15年三波股災後的延續,受傷程度完全不一樣。

極寒之年:四大因素影響明年行情還有10%的下跌?

統計顯示,今年來兩市市值蒸發達14萬億、投資者人均虧損10萬元。認為如果15年兩波股災下來,絞殺的是中產階級利用槓桿的財富,那今年這樣的一沉到底,則是對大戶與上市公司大小非的絞殺,其中的原因也是因為槓桿。

比如各地方政府千億資金入市,緩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危機,就是由於上市公司股東槓桿玩的太厲害,在整個宏觀環境防止灰犀牛、降槓桿下,凡是槓桿過大的投資者基本無一倖免。

可見槓桿是把雙刃劍,當經濟擴張、行情走強時,它能讓你財富快速倍增,但一旦時衰,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希望經歷過這年的投資者,以後對槓桿須慎之又慎,不要老想著一夜暴富的。

極寒之年:四大因素影響明年行情還有10%的下跌?

股民全面大虧、各大指數無一倖免暴跌,可以說2018年是投資者資產損失之大年。而須注意的是,17年年底眾多券商預測今年行情,卻沒有一個能預測對,作為十大金股之首的中興通訊更是遭受黑天鵝、吃了8個一字跌停,把社保基金、機構與私募等全部套牢。

極寒之年:四大因素影響明年行情還有10%的下跌?

大盤2449點被破的可能性極大,其中低點看到2250點處。以下便是得出上面結論的幾點邏輯。

其一,2019年依然會延續股市大擴容的一年。今年股市表現如此差,新股發行一個都沒落下,而大跌之年過後、次年表現一般都不會太差,那新股發行則更甚了,有相關統計是110-140只。

其實近幾年的市場擴容,已經等同於註冊制了,因此新股發行常態化對沖了部分註冊制帶來的利空。而近期註冊制與科創板可是管理層頻頻提到的,可見明年的首要任務是這兩點,也即是仍以融資為主。

其二,註冊制將更注重退市。其實近年來新股發行常態化已等同註冊制了,但註冊制另一大基本則是退市也常態化。

極寒之年:四大因素影響明年行情還有10%的下跌?

今年A股退市個股可謂打破記錄,如既有弄虛作假上市的金亞科技強行退市、也有危害公共安全的長生生物萬人唾罵中落下帷幕、更有史無前例的中弘退低於1元面值而退市。

從今年各類退市品種屬性來看,明年退市的數量只多不少,這也是建議眾粉迴避垃圾股的原因。

其三,科創板是明年管理層首要任務。科創板的忽然公佈,大背景是美對中突然發起,像中興通訊被美掐住了核心技術的脖子,這讓人恍然大悟,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更是求不到的。

因此,快馬加鞭發展科技是國家戰略層面的,這是科創創成立的初衷。以後的幾十上百倍倍大牛股將從中誕生,但若出現幾家世界級的公司,則廣大股民是勞苦功高,而科創板設立其實也是大擴容的一種。

其四,

增量資金不明顯、而存量卻不斷消耗。很多理論派只看估值,以為估值便宜了就能上去,這完全是錯的。估值一方面只是反映歷史並不決定未來,另一方面人們有錢才能推動估值的回升。

而當前,中小散基本套牢的套牢、爆倉的爆倉,家庭也在房地產去庫存下負債率高企,沒有多餘的錢投資;

其次,養老金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且這是全民的養老錢,是輸不起的,A股這樣的尿性也讓養老金不敢大規模入市;

極寒之年:四大因素影響明年行情還有10%的下跌?

若寄望於外資的 話,那又讓老外抄底了。

由此來看,在增量資金跟不上存量消耗、股市依然是大擴容下,大盤水位基本還有新低。若2500點是政策底,那按市場底低於政策底5%-10%來計算,則大盤最低將探到2250點,這也是14年爆炸性牛市的起漲點了,若反彈的話大概率會是回補今年6月3000點的缺口。

麻煩的還是中小創,其一方面在退市制度實行,另一方面是科創創的分流,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個股將邊緣化。而藍籌白馬由於股息率擺在那,而且財務透明難出現黑天鵝,仍然是較安全的品種。

免責聲明: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有不懂的個股問題可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