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新生與蟄伏

1987,新生與蟄伏

鳳言鳳語

1987年,改革開放進入第十個年頭。這一年,摩托羅拉進入中國,日後赫赫有名的華為誕生,而碧桂園正處於前身的蟄伏當中。

1987年,改革開放的第十年,開放仍在繼續。


1987,新生與蟄伏


這一年,摩托羅拉進入中國。這之後,中國人的腰間常常彆著一塊黑色的東西,這就是BP機,它成為中國青年和商人最時髦的裝備。


1987,新生與蟄伏

那時候漫步在中國城市街頭,隨處可聽到一陣陣“噼、噼、噼”的響聲。隨後幾年,摩托羅拉還將帶來“大哥大”,更是風靡一時。


1987,新生與蟄伏


這一年的9月,任正非在深圳創辦了一家叫做華為的民間科技公司。

大學畢業後的任正非進入基建工程兵部隊,退伍後到了南方,在一家電子公司當副經理,在一次生意中他不小心被騙,丟了飯碗。

1987年,已經43歲的他為了餬口養家,和五個朋友一起合股組建了華為公司,註冊資本為2.1萬元,業務為代理進口香港康力公司的模擬交換機。

跟那個年代的所有創業者一樣,任正非有著一個十分卑微的開始。歲月荒蕪,風華不再,但對生活的清醒,讓他們具備了“狼”一樣的素質。

任正非是電話通訊方面的專家,在為香港公司做代理的同時,他開始悄悄研製自己的數字交換機。今後的四年仍將是艱難而平淡的,到1991年,華為公司還只有20來個職員,任正非常常為了貸款四處奔波。

直到1992年,他研製的大型數字程控交換機面世,命運才開始對他展開第一縷遲到的微笑。

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在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華為高居榜首。


1987,新生與蟄伏


1987年,對碧桂園來說既平凡又不平凡,此時的她正在前傳中蟄伏。


1987年1月,順德籍港商翁佑的蜆殼公司與順德北滘鎮經濟發展總公司合作,興辦蜆華電器製造廠,同時他決定把暢銷全球的“SMC”牌吊扇廠搬到北滘新廠,另外把香港的原有設備也搬到新廠,所有人員也全部派到新廠。這是順德當年引進的最大工廠項目,對北滘甚至順德的意義都非同小可。

1987,新生與蟄伏

楊國強帶領的北滘區建工程隊接到了為蜆華廠建6萬多平方米廠房的工程,合同時間是半年。當時香港的合作方將工程交給楊國強時將信將疑,鎮裡的領導也有些擔心。

一定按期交工!”楊國強立下軍令狀。

面對這一項浩大的工程,首先需要做的是儘快補充人手。楊國強開著一輛舊車到順德大良、容桂各個工地找包工頭求援。隨即施工隊規模迅速擴大,從1月打下第一根樁,到7月順利完工,而且是首層高7米、二層和三層各高5米、跨度40多米的標準廠房,蜆華廠房就此建成。

1987,新生與蟄伏

在建築技術設備還處於上世紀末的水平,當時當地更是從未有過這樣的施工速度。蜆華廠“一役”,令“區建”名利雙收,慕名而來的工程項目也漸漸多了起來。


1987,新生與蟄伏


正當楊國強和他的小夥伴們在北滘鎮如火如荼地承包工程建設時,中國正在悄然醞釀著一場關於土地的變革。

1987年3月31日,這是一箇中國房地產業應該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國務院決定:可以試點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

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劃出一塊麵積為8588平方米的土地,進行50年使用年限的有償出讓拍賣,這是新中國第一次將土地作為商品來交易,被稱為“中國第一拍”。媒體記載,有44家企業舉牌競拍,拍賣從200萬元起叫,一共叫了20多輪,17分鐘後,深圳經濟特區房地產公司以525萬元中標。


1987,新生與蟄伏

土地商品化的鬆綁,催生了一個巨大的產業,一場房地產市場熱浪正在襲來,楊國強和他的小夥伴們面臨著新的機遇。幾年之後,“碧桂園”這個叫法將會首次出現。

而在1987年的當下,她正靜靜蟄伏在前傳之夜。

1987,新生與蟄伏


▼改革開放四十年回眸系列▼

1978年,可口可樂進入中國

1979,松下電器進入中國

1980,深圳特區成立


1981,世界首臺PC出現

1982,瘋狂的君子蘭

1983,先富起來的人

1984,公司元年,百花齊放

1985,機器人。

1986,民族汽車工業開始加速



(文章素材整理自網絡及現有資料)

審校:桂園叔、南姑娘


今天的

《碧桂園日課》你學習了嗎?點擊進入“一課一思進”小程序:

一課一思進

1987,新生與蟄伏

1987,新生與蟄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