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相信大家這兩天都被朋友圈的上海中芯國際小學後廚的發黴番茄刷屏了。每年學費近十萬,每餐24元標準的私立國際學校竟然能幹出這樣喪盡天良的事情,用數千孩子們的健康賺取滴血的資本,業內大V紛紛發博聲討中芯,事情發展愈來愈激烈……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我們先來看看整個事件的過程:

10月18日中午,位於張江的上海中芯國際學校的家長擔心孩子午餐吃不飽,向學校要求更換供應商,改善孩子的午餐伙食。

10月19日下午,校方就此事召開午餐溝通會,會上校方答應家長去後廚參觀瞭解情況。會後,家長參觀廚房後發現:學校廚房內的番茄和洋蔥大都腐爛變質,而食物的加工日期寫成了10月20日,廚房內部分調味品及半成品超過標註的保存期限。

10月19日晚間,學校回應稱,將成立專門小組展開調查,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也已全面展開調查。

10月20日上午,上海食品監督局迅速發佈了通報《關於市民反映上海市民辦中芯學校食堂存有過期食物等調查處置情況的通報》。

目前,上海食品監督局對中芯學校的食品安全管理以及上海怡樂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資質和食品承包服務等情況開展進一步深入調查。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導火索:兩個速凍包子

家長偶然發現,花費高額學費的私立國際學校,孩子的午餐卻如此不堪入目!黑漆漆的雞腿,兩個不知道什麼餡兒的速凍包子,白水煮爛的兩堆綠葉就是價值24元的營養健康午餐?

這張圖在家長群裡瘋傳,激起了義憤填膺的家長們的口誅筆伐,強烈要求更換食品供應商。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發酵:一場更大的“陰謀”

10月19日,學校召開家長午餐溝通會,大家剛開始都希望能夠討論出一個滿意的方案,殊不知 ,一場更大的“陰謀”正在悄然醞釀著。

在會上,家長有理有據地提出更換供應商,並設立更加合理全面有效的監管機制,同時要保證家長委員會要全程參與。

然而校長的回答卻讓人大跌眼鏡:你們想要怎樣?要麼你們給我一個答案!

作為一校之長,本應承擔相應監督管理方面的責任,本來是一場解決問題的討論會,結果卻成了校長“撒潑”的專場演出。接著,溝通未果的家長提出,想去後廚看看,供應商和校長表示同意。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爆發:紫色的“毒藥”

當家長們走進後廚,看到的卻是一場毫無底線的腐爛“show”。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發黴的洋蔥和番茄、過期的食品添加劑、不知道存放多久的速凍蔬菜、一年之前的半成品加工肉、粘著食物殘渣和洗潔精的飯碗……

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畫面都在挑戰著我們的視覺神經,腐爛的食物彷彿像是被野獸啃食過後孩子們的胃,昏厥、震驚、不可思議、憤怒一個個充滿刺激性的詞語在現場都得到了完美詮釋,憤怒的家長們緊急報警,食品監督局迅速介入。至此中芯午餐事件,正式升級為“中芯黴番茄”事件。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如此高昂價格的學生午餐為什麼品質如此不堪?

學校作為學生的第二個家收了管理費為什麼沒有履行管理職責?

作為供應商到底應當採取怎樣的措施才能夠真正做到讓消費者放心?

究竟是利慾薰心還是人性扭曲?

這一連串的疑問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無辜的孩子們默默承受著這一切由自私的成年世界裡的利益權衡所帶來的不公,這是否已經成為了道德的淪喪?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中芯毒番茄事件:別讓你的“無良”毀了下一代

事件背後發人深思

1. 作為學校和供應商應當承擔相應的監督管理的責任,嚴格遵守法律和規章制度。在新《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七條中明確規定: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堂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供餐單位訂餐的,應當從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的企業訂購,並按照要求對訂購的食品進行查驗。供餐單位應當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當餐加工,確保食品安全。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的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集中用餐單位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風險,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顯然,事件中的學校和供應商都沒有做到。

2. 相比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在教學方面可能的確有很大的優勢,學校作為學生的第二個家,校方管理層作為一家之長,顯然也應該對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採取高度的重視和關懷,不應採取冷漠回應推卸責任和呈現“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學校理應是教書育人的場所,而不應該淪落成商業界“縱橫捭闔”之地。

3. 對於此類食品安全問題,想必還是因為犯法者心存僥倖,犯罪成本低下。因此,食物溯源值得大家的進一步關注,嚴格做到食物溯源,提高違法成本,切實保證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鏈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