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生活質量的要素:享受、體驗、創造。

——周國平


享受⎮食之味


說到享受,很自然會想到食物。而美食對於現代人來說恐怕早已不單是用以果腹的東西。很多時候,你所選用的美食透露著你對生活的追求。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精選的新鮮食材或單用或與其它食材搭配組合,全取決於烹飪者對其傾注的情感,而後加之富有創造性的烹調方式,美食自被賦予生命的色彩。所謂「食色,性也」,我們喜愛美好的東西,這是本性使然。如美食之於食客,不僅是來自於舌尖上的滿足,還有對美的享受;之於烹飪者,是追求、是欣賞,而美食的誘人之處也往往是他們靈感乍現的源泉。

中式、西式;喜辣、喜甜;愛酸,甚至會帶著點苦……美食帶給我們的感受多變、有趣且跨越階層。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電影《飲食男女》中,導演李安開篇用了近4分鐘的時長將鏡頭對準烹飪的每一道工序。從選材到清洗、從配料到切分食材、從悶燒到油炸、清蒸、熬煮……直至一句「喂,你吃了嗎?」才將我們的視線從百看不厭的灶臺上拉回。主人翁準備的是一場家宴,以迎接自己最愛的人們,曾幾何時「回家吃飯」成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吃飯成為了全家團聚溝通的唯一時刻。

放緩腳步,不必全然和時間賽跑,讓獨處成為一種能力的同時,帶上你愛的和愛你的人走出去,讓尊重生命從一次味蕾的享受開始。


體驗⎮心之聲


當人們得到滿足身體的美食後便會思考:僅滿足味蕾是不足夠的,也得要有滿足心靈的「美食」。很多人對藝術欣賞充滿著熱情,但往往會止步於「如何欣賞」。其實,無論對於什麼畫作,於欣賞而言,首先都是來自自我的感知、想象,包括情感在內的感性認識。其次,才是因視覺、聽覺等感官接收的訊息,結合因人而異的文化背景、生活經歷等給出的較於理性的分析、體驗和判斷。

在不刻意的際遇中,目光停駐於一幅畫作前,百思而自問:這畫中男子是誰?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記憶或者舞蹈的黑玫瑰》布面油畫

毛焰 作品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賣會“現當代藝術夜場”上毛焰的《記憶或者舞蹈的黑玫瑰》以450萬起拍,1035萬元成交,成為藝術家拍場第二高價。畫面以帶藍色傾向的高灰調為主導,畫面中這個穿黑衣的男子,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消瘦,欲要飛翔,似在舞蹈中定格。畫面的構圖看似簡單,以人物為核心,引導觀者在一定環境下去捕捉畫面中的線索。

再看《記憶或者舞蹈的黑玫瑰》,相對單一的色彩恰似這幅畫的語言,畫中男子以一身黑衣示人,奠定了作品相對獨立的基調,如作品名中「記憶」和「舞蹈」二者之間本就相對獨立,這種獨立通過畫面中光影的明暗狀態加以強調,將光陰的流逝,舞蹈的幻境呼之欲出,給了作品更深層次的留白,讓觀者加以想象。筆觸,被稱之為繪畫藝術區別於攝影藝術的重要標誌。透過畫家在繪畫過程中筆與顏料、畫布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後留在畫面上的痕跡,我們看到相對孤獨又較為自足的黑衣男子的眼神中堅定的目光傳遞著「我就是我」的心聲。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椅子上的托馬斯》布面油畫

毛焰 作品


你所賞之物,無論帶給你輕鬆、喜悅之感亦或深思、悲傷之意,皆是內心真實的「聲音」。這一聲音無需言語的點綴,因為對於體驗來說,感受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東西都有其固定的發展規律可循的時候,唯藝術例外。藝術體驗的魅力也正因此,能帶給人永遠琢磨不透的意外之喜。


創造⎮物之純


周國平曾在《各自的朝聖路》一書中提及,人生有兩大快樂,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創造;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你可以去品味和體驗。

和享受、體驗相比,創造在生活中所佔據的比重,是衡量一個人的生活質量的主要標準。創造力有高有低沒有什麼統一的標準,但至少你要符合擁有創造力的幾個特質:健康的生命本能、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和一份堅持做好的恆心。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塞吉·布洛克


1956年生的塞吉・布洛克是一名往返於巴黎和紐約的插畫師、設計師。20世紀50年代末,布洛克便開始創作繪本,或為繪本撰寫文字,或繪製插畫,或兼任圖文作者。他曾表示:我的靈感源自觀察火車裡的乘客或是街上的行人,有我的家人,也包括陌生人。40年裡,他的作品《我等待》、《敵人》、《Max和Lili》在法國已經成為幾乎和《格林童話》一樣的家喻戶曉的繪本,伴隨孩子們的成長。

不僅於此,布洛克還會為大人們畫畫。據說倫敦和巴黎的地鐵標誌裡、愛馬仕和可口可樂的包裝上,《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的文章旁總有布洛克創作的蹤跡可尋。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時代》週刊封面

塞吉·布洛克繪製


不久前,塞吉·布洛克作品展「線條瘋了」在北京開展。他給自己畫了一幅自畫像,先是署名「Serge Bloch」,過了一會兒,他又在名字前面補了一句「A quiet guy」,一個不怎麼說話的人。他很享受沉浸在線條裡的安靜世界。今年62歲的他在接受其它媒體採訪時,開玩笑的說:「我大概在60年前,就決定要用它作為我一生的職業了……」

布洛克用他筆下創造出的一個個人物形象讓我們看到了由智慧、興趣、堅持凝結出的至真、至趣、至純的大千世界。無論時代歷經怎樣的變遷,我們始終要相信造物者最初造物之心,是純粹的、感性的,如我們一直在追求創新的路上,仍不能拋棄初心般。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線條瘋了」

塞吉·布洛克作品展


生活的時針與分針跑的飛快,我們需要更多的準備和捨棄去應對。儘管如此,請別遺忘,生命本體賜予我們的權利,讓我們能夠在享受、體驗、創造的過程中去直面生活。就像每個生活中的過客,儘管來去匆匆,也總有他較投緣的那麼一兩家或是餐廳、或是咖啡館、亦或是酒吧、展館等。這其中興許是看中某店的安靜,適合看書、工作、放空自己;興許中意其設計,能給自己尋到些許靈感之源;興許只為靠窗的那個位置,彷彿一扇窗就能打開停滯的視野……但無論是哪個原因,都極大成分要歸功於那家店,因為,至少它給予了你一個訴求的空間,如Mercedes me。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北京Mercedes me三里屯體驗店


華燈初上之時,北京的三里屯總是能把一天中人們僅剩的熱情喚醒。如五彩霓虹般映射在玻璃窗上的「me」,它的內在是一個關乎美食、美酒以及藝術展出、精品購物、跨界分享、產品體驗等多元素自由組合的空間。這裡的一切預示著你與高品質的生活「零距離」。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四方三川(SFSC)中餐廳

以健康創新為主的烹飪理念

輔以精挑細選後的食材與用料

融合雲、貴、川等風味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富有創意的M.E時尚餐廳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極具國際風情的LIGHTHAUS酒吧

將三里屯霓虹街景盡收眼底


這裡吸引著熱愛生活,對生活有著孜孜不倦追求的人們。他們懂得有質量的生活往往蘊藏在身心的享受、愉悅的體驗和無限的創造中。東西合璧的饕餮,足夠回應你來自味蕾的期待。一杯來自LIGHTHAUS酒吧的特調激發午夜靈感。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寒潮已至

一個理想的下午

少不了一份甘甜和暖意

創意時尚下午茶如約而至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車模、皮具、帽子、衣服

杯子、手機殼、雨傘、鑰匙扣

Mercedes-Benz和Mercedes me

出品的時尚單品

詮釋跨界之路充滿無限可能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2016年 “精神的維度·蔡志松跨界藝術展”

Mercedes me三里屯體驗店

攜蔡志松作品於4月23日正式開館

對於將創新始終視為核心競爭優勢的奔馳品牌來說,無論是132年前製造的第一輛世界公認的汽車,還是不久前上市的全新梅賽德斯-奔馳長軸距A級轎車,其以「先驅者、引領者」的身份推陳出新的創新能力一直貫穿其中,且將這一品牌優勢延續到了讓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

軸距長達2789毫米的全新長軸距A級轎車

給予「兩米大長腿」自如安放的同時

回饋一段難忘的旅程

率先搭載的全新梅賽德斯-奔馳MBUX

智能人機交互系統

讓新生代的數字化生活從車外到車內無縫接軌


Mercedes me三里屯體驗店用充滿「新豪華主義」的設計語言告訴我們,作為“汽車發明者”,它除了會造車,還是一個懂得享受生活、充滿藝術感知、「感性·純粹」的創新者。這一切,或許都源於這個品牌對自己的熱愛。

享受在左,創造在右;在三里屯十字路口一角,體驗「me」的美好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