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造肉”的要上市了,開“夜店”的也要上市了,世界真奇妙

做“人造肉”的要上市了,開“夜店”的也要上市了,世界真奇妙

新股消息

傳同程藝龍港股IPO定價9.8港元,為區間低端

有消息稱,同程藝龍將港股IPO定價9.8港元,為9.75-12.65港元區間低端,計劃於11月26日上市。據此前文件顯示,同程藝龍赴港IPO尋求募集2.32億美元。

6月21日,同程藝龍赴港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IPO計劃。招股書顯示騰訊為同程藝龍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4.9%。攜程為第二大股東,持有43,723,978股,持股比例22.88%。摩根士丹利、J.P.Morgan及招銀國際為同程藝龍聯席保薦人。

與普通香港IPO不同的是,同程藝龍並沒有基石投資者。其首席戰略官吳嘉竹表示,公司已擁有了騰訊和攜程等“優秀的戰略投資者”。

團車網預計明日上市,募集2850萬美元

團車網擬於本週進行IPO,預計通過美股IPO募集2850萬美元,相比之前3800萬美元下調將近25%;同時發售300萬股的美股存託憑證(ADS),相比之前的400萬股下調近25%。

公司現有股東Honour Depot Limited、貝塔斯曼基金和險峰K2基金分別在此次IPO中買入最多700萬美元、500萬美元和300萬美元的股份。投行銀行AMTD Tiger和Maxim Group是本次IPO的聯席主承銷商。

新股解讀

Beyond Meat(BYN.US):“豬瘟”肆意,比爾蓋茨愛上“人造肉”

李嘉誠投資的人造蛋上市4年後,比爾蓋茨力挺的人造肉也要上市了。

悉,據SEC披露的最新文件顯示,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BYN.US)已經申請進行IPO,計劃融資1億美元,該公司將成為人造肉領域的首家上市公司。高盛、摩根大通和瑞信集團將擔任此次IPO的聯席主承銷商。

Beyond Meat創立於2009年,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埃爾塞貢多。該公司起初是聚焦於冷凍雞肉的研究,後又轉向人造肉研究領域。

其提交給SEC的文件顯示,該公司的王牌產品——被標註為“看起來、烹飪起來、品嚐起來和傳統牛肉毫無區別”的人造肉漢堡已逐漸得到消費者認可,並在美國多個主流超市都有銷售,且入選了很多餐廳的菜單。

儘管人造食物的概念在國內尚未完全普及,但卻是資本市場的寵兒。這家人造肉Beyond Meat的背後,站著一批背景各異的名流投資人,包括比爾·蓋茨、Twitter聯合創始人、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前通用電器CEO等。

人造肉是啥?

早在2014年,李嘉誠投資的“人造蛋”就已在香港上市,“人造肉”更是成了多家生物科技公司著手參與的創業領域。

目前,人造肉生產工藝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利用動物幹細胞,結合生物技術培養生長而成。此前就有一家舊金山的食物科技公司 JUST,通過從一隻雞的羽毛中分離出可生長的細胞,再用從植物提取的營養液做“飼料”,最終做成了一塊雞肉。

做“人造肉”的要上市了,開“夜店”的也要上市了,世界真奇妙

但這不是Beyond Meat的造肉工藝,其採用的手法是以大豆植物蛋白進行製作。Beyond Meat的產品之一Beyond Burger被稱作“世界上第一款以植物性為核心的牛肉漢堡”,含有20克蛋白質,肉餅比真正的牛肉富含更多的蛋白質和鐵,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也較少,對於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自2016年推出以來,Beyond Burger肉餅已在15000家餐廳、酒店和其他服務網點上市供應,僅在美國就有超過1.9萬個零售銷售點,售出了超過1300萬的蛋白質肉餅。

為什麼我們要吃人造肉?就目前正在肆虐的“非洲豬瘟”來看,“安全”自然成了人造肉的一大優勢。此外,其對環境的汙染也較傳統農業更少。

Beyond Meat的CEO伊森·布朗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目前種植玉米和小麥專門給牲畜吃的方式,消耗了美國 80% 的農作物。而如果改成從植物中直接獲取蛋白並且讓它粘黏起來,就可以跳過動物養殖從植物中生產肉類,節省了很多土地和淨水資源。”

人造肉的挑戰

人造肉的推廣之路遠不如其資本之路走得順當。

在Beyond Meat人造肉穩定生產之初,其產品雖然能在超市上架,但一般都被擺放在冷凍食品、素食者食品、無麩質食品區域。該產品的定位更傾向於素食人群,而不是主流大眾。

伊森·布朗曾用了8年的時間,才得以把Beyond Meat的人造肉和真牛肉產品擺放在一起。儘管如此,公眾對人造肉的接受程度仍不夠高。

價格則是一個問題。Beyond Meat的人造肉餅價格在12-16美元一磅,而美國牛肉碎的價格是8.95美元一磅。人造肉比真肉還貴的背後,是這些生物科技公司居高不下的成本,如Memphis Meats 製造不到一斤牛肉的成本就高達 2400 美元。

Memphis Meats的CEO烏瑪·瓦萊蒂說,事實上Memphis Meat的細胞養殖肉,成本在最近4年中已經下降了99%,但依然高達6000美元一磅,還不能成為量產產品。

做“人造肉”的要上市了,開“夜店”的也要上市了,世界真奇妙

從Beyond Meat的財務數據也可見一斑。據其招股書顯示,2016年Beyond Meat的營收達到1620萬美元,虧損則為2515萬美元;2017年營收為3258萬美元,虧損為3038萬美元。

資本的香餑餑

儘管人造肉的上市之路歷經坎坷,但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追求為該行業打開了市場。

據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數據,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將穩步增長,從2018年估計的46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64億美元。

根據蓋洛普2015年調查,近20%的美國人食用無麩質食品,例如不含穀物的烘培食品;約25%的群體因對乳糖存在不耐受反應,而可能成為牛奶替代食品的購買者;此外,7%的美國人認為他們是素食者。

另據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美國肉類消費處於下降趨勢。2005年曾是美國人均肉類消費的最高峰。隨著健康問題、環保意識、技術突破等因素的影響,植物蛋白的需求大幅上揚。從2007到2014年,美國人均肉類消費下降近10%,而這一比例的空缺,正被植物食品所替代。

做“人造肉”的要上市了,開“夜店”的也要上市了,世界真奇妙

(美國人均肉類食品消費趨勢)

在行業愈發明顯的發展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替代食品創業公司應運而生,並吸引了來自全球的風險資本的支持。研究機構CB Insights整理了39家典型的替代食品公司:

做“人造肉”的要上市了,開“夜店”的也要上市了,世界真奇妙

Beyond Meat此次上市的資本陣容也十分豪華。除了上述提到的比爾·蓋茨、Twitter聯合創始人、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前通用電器CEO外,還有前麥當勞CEO Don Thompson創立的風投公司Cleveland Avenue, LLC、熱門美劇《硅谷》的男主角Thomas Middleditch、Honest Tea天然茶飲的創始人和好萊塢傳奇女星Candice Bergen等。

泰森戰略風投部高級副總裁Monica McGurk稱:“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改變遊戲規則的產品,這讓我們置身於這個快速增長的食品業務。”

新股前瞻

“夜店股”香港娛樂集團欲上市,“優等生”也有煩惱

香港不大,酒吧不少,猶以中環的蘭桂坊最為有名,且不乏有做的不錯的會所、酒吧走向資本市場。

日前香港娛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稱香港娛樂)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申請主板上市,豐盛融資有限公司為獨家保薦人。

香港娛樂是一家會所及酒吧營運集團,為客戶提供不同品牌的多種夜間娛樂體驗及飲料。目前擁有Levels、Bungalow及Club Legend等三家會所,以及Solas、I Know John等兩家酒吧,均位於蘭桂坊、旺角等黃金地段。

做“人造肉”的要上市了,開“夜店”的也要上市了,世界真奇妙

基於香港本地及訪港旅客的消費人數和消費水平的穩定提高,以及香港得天獨厚的優勢,香港會所和酒吧市場規模也在穩定增長,過去五年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3.5%及3.1%。並且,按照2017年收益計算,香港娛樂的市場份額達到14.1%,並且2017年Levels可容納人數在香港會所中排名第二。

具體業務方面,香港娛樂主要通過向顧客提供娛樂場地和設備、銷售酒水飲料賺取收益,而上游廠商主要是提供音樂和設備的DJ公司,及提供酒水飲料的供應商。

2018財年香港娛樂錄得1.36億港元的收益,過去三年複合增長率為6.9%。具體收入來自於銷售飲料、入場費和贊助收入,而飲料銷售佔據了九成以上,是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且主要集中在Levels、Bungalow兩大會所,由於其高級會所的定位,銷售的飲料主要也是香檳、烈酒等價格較高的酒精飲料,均價在600至180000港元,在飲料銷售額中佔比達到90%。

業務多元化發展也為業績穩定提供了保障,在會所業務穩定增長的同時,公司還拓展了酒吧業務,營收比例從最初的2.9%增至11.2%。

由於運營得力,因此在2018年三季末現金流充足,期末現金及等價物達到1770萬港元,而流動負債僅為113萬港元,低負債為公司的進一步業務擴展提供了支持,實際上,香港娛樂也是這麼做的,筆者瞭解到,期內該公司對會所和酒吧不斷升級,努力打造更高端和更好的環境。

但是,良好的業績面仍然掩蓋不了多項隱患並存的現狀。

雖然會所市場和酒吧市場在過去五年分別有3.5%和3.1%的年複合增長率,但是相應的,成本年複合增長率也不遑多讓。薪金、租金、酒類年複合增長率分別為5.5%、0.3%、5.7%,除了租金,其它兩項都遠超市場規模增速。

雖然在預測方面,這種情況有所緩解,但作為主業務的會所市場仍然只有4.1%的增速,而薪金增速達到7.1%,酒類價格3.1%的增速雖然沒有超過市場規模增速,但是作為主要酒類的烈酒過去五年有18.2%的複合增長率,即便預測未來會下降至3.7%,但是風險仍存。

除此之外,酒水供應商方面,五大供應商成本佔到總採購成本的80%以上,其中最大供應商MHD在過去三年佔據採購成本分別為72.2%,68.8%及61.8%,雖然在不斷下降,但是對於MHD的強烈依賴,也使得公司的成本控制方面存在極大隱患。

過去的已經過去,只能作為未來形勢的一個參考。

但歷史是一本好書,為了更好的預測香港娛樂上市後的走勢,筆者選取了同行業公司上市前後的財報數據及股價走勢,作為香港娛樂的一個參考。

奧克斯國際(02080,原愛夜蒲)、陸慶娛樂(08052)、高門集團(08412)都是香港上市公司,且以會所、酒吧作為主營業務,典型的“夜店股”。

這幾家公司在上市前營業收入還算穩定,但是可以看到奧克斯國際、高門集團營業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水”,陸慶娛樂則基本是在原地踏步。

而說到淨利潤,除了奧克斯國際在上市前後還稍有淨利之外,其它兩家都還是虧錢狀態。上市前奧克斯國際淨利潤在下降,其它兩家虧損雖有縮窄,但在上市後無一例外地都越虧越多。

上市表現也極其相似——“帥不過三秒”,首日高開上揚後,次日股價便一瀉千里,對於熱衷於打新的股民來說極不友好。

相比下來,香港娛樂算是“優等生”了,不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都保持正增長,筆者認為,

上市首秀還是很有看頭的,不過基於前文分析的風險因素,想必“優等生”也有自己的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