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酷愛造反的王爺,多次意圖造反不成,最後下場有點慘

造反自古以來就是第一等謀逆大罪,一旦起兵奪位,哪怕你是天潢貴胄,往往難逃一死。但是,明朝明成祖朱棣的兒子漢王朱高熙卻是個異類,這位仁兄對大明皇位念念不忘,在其兄仁宗朱高熾、侄兒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間多次意圖造反,最後起兵被拿下,下場著實有點慘。

朱高熙(1385-1426),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曾因在其父奪取皇位的“靖難之役”表現出色受到朱棣的寵愛。但是,在永樂二年(1404年),其兄朱高熾被封為皇太子,他被封為漢王,他深感失望。然而,朱高煦卻對皇位念念不忘,堅決不肯去自己的封地,還向朱棣索要禁軍“天策衛”作為護衛,並且執意要留在南京。他將朱棣賜予他的“天策衛”和唐太宗李世民曾擔任的“天策上將”聯繫到一起,逢人便誇耀說:“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要知道李世民可是殺死兄弟逼迫老爹讓位的,加上又做了許多為非作歹的事情,這就不可避免地激怒了朱棣,最終在永樂十五年被流放到封地山東樂安。但他到封地後仍然不思悔改,伺機策劃謀反。

明朝酷愛造反的王爺,多次意圖造反不成,最後下場有點慘

明朝酷愛造反的王爺,多次意圖造反不成,最後下場有點慘

大明宣宗皇帝朱瞻基

朱棣駕崩後,朱高熾登基為明仁宗,在仁宗在位期間,朱高熙死心不改,聯絡文武官員和趙王等宗室成員,意圖造反,被皇帝知道此事後還專門寫信勸阻。但朱高熾在位不到一年也病逝。這又讓朱高煦看到了希望。他先派人半路劫殺太子朱瞻基進京上位不成,便又倉促起兵造反,想學他老爸去奪侄子的皇權。可是他有奪大位之心,卻無文韜武略,一直未主動出擊,龜縮於樂安城,不久便被御駕親征的明宣宗朱瞻基俘虜,成了階下囚。

本來造反是要殺頭的,眾大臣也都勸宣宗殺了他。而宣宗卻尚念叔侄之情,沒有對他痛下殺手,將其廢為庶人,禁錮在西安門內。後來宣宗心血來潮,便去探望叔叔,看他有沒有悔改之心。不料朱高煦竟然趁他不備,伸腿將其絆倒。宣宗顏面掃地,當時勃然大怒,命人取來一口重達300斤的大銅缸將其罩住,不料朱高煦力大無窮,居然撐缸行走。宣宗大怒,又命人取來木炭覆於缸上點燃,朱高煦終被烤死。

明朝酷愛造反的王爺,多次意圖造反不成,最後下場有點慘

銅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