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惯儿子反害儿——沂水县无儿崮的传说

在沂水县城西北三十里处,有一个突兀而立的山崮。原名叫雾二崮,后来人们都叫它无儿崮。为什么叫无儿崮呢?

很久以前,在这崮的西北,有一个纪王崮。崮上住着一个姓纪的山大王。这个纪王因不满朝廷暴政结集了一些侠义之士,占山为王,专和朝延作对。可是他对周围的平民百姓,亲如家人。他的兵马,秋亳无犯,百姓有困难,他施粮赠物,所以深得民心。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强,地盘也越来越大。

纪王年纪渐老,膝下只有一子,名叫纪由。纪由从小娇生惯养,被纪王视为掌上明珠。有一次,纪由去打猎,因追一只野兔,被崖下丛生的荆棘挂住衣服,野兔乘机逃跑。纪由没有逮住野兔,十分恼火,回家对纪王哭闹。纪王一听,心疼儿子,令兵士连夜铲除崮上的所有荆棘。他手下战将武散苦劝,说:“现在正是御敌练兵的紧要时刻,把兵士拉去刨棘子,势必涣散军心。不如大王贴出告示,让四乡百姓前来刨去弯钩的葛针当柴烧,既解决百姓烧的困难,又使少王打猎不再被棘针所欺,岂不两全其美!”

娇惯儿子反害儿——沂水县无儿崮的传说

纪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按武散说的办了。不几天,崮上的弯钩葛针全部被铲除。纪王渐渐感到儿子长大了,应当让他学点本领,日后好继王位。于是让纪由习功练武。可是,纪由从小游手好闲惯了,哪里吃得练武习功的苦头。每当练个三拳两脚,就腻烦了。纪王也无可奈何。一天,纪由心想:在父王面前,不得自由,劳苦难当,不如远离父王岂不更加自在。于是到父王跟前,请求给些兵将,独自去镇守一方。纪王心想,这倒也好。让他去磨炼磨炼。

临行,纪王嘱咐儿子与战将武散,只要敌兵来犯,就可敲锣打鼓,他将亲自领兵救援,平日勿动。

纪由和武散来到锣鼓山,纪由既不学文,又不练武,整日在山上游玩赏光。这天,纪由来到天然的石锣石鼓旁,听说只要用鼓槌一敲它们,便声震山岳,回荡云霄。他决意试一试。

这时,战将武散上前劝道:“少王,不能随意击鼓敲锣,纪王吩咐不可忘记,否则定会贻误大事!

纪由哪里听得进,把脸一沉,生气地说:“在此我是大王,谁也不能多话。就是父王在此,也会让我这样玩上一玩的!”

说着,亲手咚咚当当地敲打起来。这一敲打不要紧,震动了三山五岳。纪王以为敌兵来攻打锣鼓山了,十万火急地领兵赶来救援,谁知即是一场虚惊。老纪王听武散说明情由,只轻轻叹了气说:“孩子好玩,心里寂寞,敲打一下,也不为过。”几千兵将,徒劳往返。疲惫不堪,怨声载道。

纪王赶回纪王崮不久,敌兵真的来攻打锣鼓山。纪由从小没打过仗,早吓得魂不附体,急忙叫人敲锣打鼓向纪王告急。可是纪王手下的兵将不相信,纪王也半信半疑,下不了决心,只好等着报信的来了再说。武散料想这次锣打鼓可能失灵,便速派得力兵上杀出重围,前去纪王送信。

纪王得信后,火急领兵前往锣鼓山救援。刚赶到雾二崮,就听说儿子纪由和武散都战死在锣鼓山上。敌兵已占领了锣鼓山。

娇惯儿子反害儿——沂水县无儿崮的传说

纪王顿足捶胸,悔恨莫及,悲痛欲绝。想起平时娇惯儿子的过错,泣不成声。后来,人们把雾二崮改名为无儿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