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所說的妄語,誑語,兩舌,惡口分別都是什麼?

文章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用心寫的,不水不抄不忽悠,希望有緣之人點一下右上角的關注並幫忙轉發一下,弘揚佛法和散播正能量,同時大家也能積累一些功德和福報,何樂而不為呢?

佛家對於說話是非常看重的,你可以不說話,但是一旦說了就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這點道理正和儒家所說的慎言一個意思,正所謂“諾不輕信,人不負我;諾不輕許,我不負人”。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老話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句話不注意很可能就會引出很大的惡果出來,傷害了別人,也給自己造成了惡業,最後報應還是著落在自己身上。

那麼佛家都有哪些個這方面的戒律呢?我就來為大家簡單說一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視,讓自己少增口業,善莫大焉

佛家所說的妄語,誑語,兩舌,惡口分別都是什麼?

禍從口出,希望大家能夠平心靜氣,謹言慎行

從輕到重分別為妄語,誑語,兩舌,惡口四個階段,咱們一一道來。

妄語

所謂的妄語就是說假話,而妄語本身也是佛家最基本的“殺盜淫妄酒”五大戒之一,是所有佛家弟子都必須受持的規則。

其餘的幾大戒律大家都明白,殺人放火,偷搶東西,淫人妻女都不僅是戒律範疇,都已經犯了法律了(酗酒暫且不論,它傷害的是人的智慧,而且喝醉的人也容易觸犯其餘戒律,故而最後才加上),為什麼說假話也和這幾樣一起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佛家最講究的就是心誠,你可以不聰明,但是隻要勤勤懇懇本本分分,照樣可以修行得正果,但是說假話那就等於是違背了自己的本心,這是修行的大忌

也許有人說了,偶爾說一兩句假話沒什麼啊,問題是這一旦開了頭就很難控制了,那些個滿口謊言的偽君子們又何曾不是從第一次說謊得利開始的呢?

當然了,這裡也有特殊情況,如果你是為了幫助別人而說了一些“善意的謊言”的話,事後只要自己懺悔就可以抵消罪業,佛祖還是非常寬宏大量的。

誑語

這個比前面的妄語情況又嚴重了一些,誑語者,不光是假話,而且還是不著邊際的妄語。

我們身邊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人,說話雲山霧罩,信口開河,不管什麼都敢說,敢承諾,尤其是灌上二兩貓尿之後那嘴就更沒把門的了,天上地下啥事都敢說幾句。

比如我老家那邊靠近內蒙古,當時不少人都還信奉當年成吉思汗的訓導,非常的看重承諾,他們有時候喝醉了胡亂許諾,比如自己的好狗,好馬,好東西甚至是情人都隨意允諾了出去,等到酒醒之後雖然後悔也沒辦法——一旦壞了信譽那就讓所有人看不起了,因而不得不忍痛割愛。

而歷史上因為這樣誤事的例子舉不勝舉,光是《水滸》《三國》裡面就記敘了好多次,比如楊雄就是喝多了把好兄弟石秀的計劃大嘴巴告訴了自己老婆,害了兄弟也差點害了自己,而當時馬騰找的內應也是因為一樣的錯誤使得自己被曹操所殺不說,也把西涼大軍給坑了,你說這誑語的後果嚴重不?

兩舌

但是誑語雖然可惡,比起這兩舌來說又是小巫見大巫了,什麼是兩舌,簡單來說就是兩次說的話不一樣,或者說是兩邊挑撥生事。

這個在我們身邊實在是太常見了,尤其是許多大姐大媽們,閒來無事就喜歡坐著閒扯,東家長西家短沒完沒了,誰家過得好她們嫉妒,誰家過得不好她們又嘲笑,反正就是捕風捉影,傳來傳去往往就變了味道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印象呢?比如如今年輕人們往往都害怕回家,就是因為有這麼一群“七大姑八大姨”的喜歡詢問甚至逼問一些私事,你工資多少啊,談沒談朋友啊,啥時候結婚啊,啥時候要孩子啊,啥時候要二胎啊,啥時候要三胎啊等等

此外她們還喜歡拿別人來說你,你看人家誰誰誰如何如何,反正就是用別人來壓你,但你也別生氣,弄不好她們一轉頭就用你又去壓別人了,反正就是兩頭搬弄是非,她們看著誰都不好受反而自己就好受了。

這就是兩舌!

惡口

兩舌夠可惡的了吧?弄得許多年輕人都不敢回家了,但是比兩舌更可惡的還有,那就是惡口!

什麼是惡口呢?其實就是嘲諷甚至是謾罵,而且往往說話者都有一顆惡毒之心,專盯著對方缺陷攻擊,所以殺傷力極強。

之前我的兩篇文章就講了兩個這方面的故事,所謂“甜言蜜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時候一句惡毒的話造成的傷害比給他一刀子都厲害,生活中不乏不打不相識,兩個人打的頭破血流以後還能握手言和,最後還是好兄弟的,但是這一旦某一方刻意的盯著對方缺陷往死裡嘲諷和謾罵的話,往往就是一輩子的仇恨,有時候死都化解不了

這就是惡口,惡毒之心發出的最強攻擊,傷人於無形之中,往往還得不到法律的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