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漸現“千團大戰”,誰會是下一個“美團”?

今年以來,社區團購模式悄然興起;一時間,全國數百家社區團購項目浮出水面,還不斷有新玩家進場;在資本寒冬的當下,眾多資本機構亦一反常態,紛紛進行押注;如無意外,社區團購將再現曾經的“千團大戰”盛況。

社區團購漸現“千團大戰”,誰會是下一個“美團”?

​所謂社區團購,是以社區為節點,以團長(通常是寶媽)為分發節點,由團長通過微信群組織銷售,消費者可以在微信群、小程序上拼團購買生鮮、日化用品等,由社區團購平臺提供供應鏈、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

社區團購起步於長沙,後悄然走向全國,但讓社區拼團真正大火,還得歸功於資本的助推。近兩個月,社區團購賽道融資消息密集傳出,大量資本的融入往往意味著新風口的誕生。據公開消息顯示,

9月19日, “蟲媽鄰里團”被媒體爆出獲得拼多多投資,金額不詳。

9月3日, “考拉精選”近日完成 2000 萬元天使輪融資,由銀河系創投領投。

8月31日,“鄰鄰壹”宣佈已完成數千萬元種子輪融資,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

8月23日,“食享會”獲1億人民幣A輪融資,險峰旗雲基金領投,心元資本跟投;

8月22日,“呆蘿蔔”宣佈獲得千萬美金級天使輪融資,本輪資方暫不做透露。

8月21日,“十薈團”宣佈獲得 1 億人民幣融資,資方包括真格基金、啟明創投和愉悅資本;

8月17日,“你我您”完成GGV紀源資本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

… …

一時間,紅杉資本、IDG資本、GGV紀源資本、險峰長青、愉悅資本、真格基金等知名VC悉數入局;在這個資本寒冬,資本機構們瘋狂了一把。

同樣的情景,此前也曾經出現過。2010年春,團購浪潮來襲,本地生活服務興起;3月4日,美團網正式上線,3月15日窩窩團上線,3月18日拉手網上線,當月上線的還有24券網等……團購成為了當時國內互聯網最火爆的創業領域,到2011年年中,中國出現了5000多家團購網站,“千團大戰”爆發。為了爭奪國內團購市場,各家都在絞盡腦汁地搶佔商家,跑馬圈地;緊接著,又開始一輪又一輪的融資比拼……一時間,團購行業陷入了廣告戰、拉鋸戰、陣地戰等瘋狂燒錢廝殺中。慘烈的“千團大戰”過後,歷經九死一生活下來的僅美團、大眾點評、糯米等少數玩家。

社區團購行業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已是業內共識。十薈團聯合創世人王鵬表示,最近一年社區團購電商已經逐漸走向新零售的前臺;剛需、高頻、口碑傳播使社區團購形成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隨著資本的進入,未來這個市場一定會加速發展,行業也會隨競爭加劇而重新洗牌。

亦有電商分析師表示,社區團購是一個低門檻且容易規模化複製的模式,這樣的特徵往往會湧入大量的創業團隊,亦是資本最愛的模式。與此前的“千團大戰”類似,社區團購未來可能會經過三波廝殺,第一波是大量草根創業團隊進來,先死一大波項目,留下小部分;第二波是大小零售巨頭直接進入賽道,併購廝殺後剩下幾家 ;第三波是互聯網巨頭進來收割,形成寡頭格局。

拼多多的成功讓眾多創業者與資本蠢蠢欲動,儘管業內都意識到這個賽道未來的競爭會十分慘烈,但大家都在賭自己能夠活到最後。那麼,這些社區團購企業中,誰能突圍而出,成為下一個“美團”?

儘管社區團購的模式與拼多多有類似之處,社區團購顯然難以複製拼多多的成功模式;社區團購不能避免線下區域割裂的特徵,平臺運營效率比不上在線的社交電商;而且發展到一定程度,各社區的人群基本固定,眾多平臺瓜分流量後,真正的考驗就會到來,制勝的關鍵則在於供應鏈;有專業人士認為,社區團購易學難精,實際上無論想靠性價比或交付服務脫穎而出,終歸得靠強大的供應鏈所帶來的規模效應;社區團購嚴格說來是一門供應鏈的生意。

顯然,具有超強供應鏈的傳統生鮮大企業、新興生鮮零售連鎖品牌,才具有最大的優勢。有業內人士分析,社區團購市場,如果按照生鮮市場規模來估計,市場規模將是超萬億級別,未來很可能出現不止一個“美團”這樣的巨頭。

事實上,供應鏈成熟平臺,已經陸續通過內部孵化或收購跟進社區團購市場;如每日優鮮、本來生活、華輝超市等已經陸續進入賽道了;在線拼購電商拼多多也已經踏入一隻腳;美團、京東、阿里的進入也只是時間問題;或許留給眾多草根創業者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